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原因 >> 正文 >> 正文

心肌梗死患者不同阶段应该如何运动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22-4-23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心肌梗死患者不同阶段应该如何运动?

运动是心脏康复的重要部分

心梗的支架手术仅完成了心肌梗死治疗的一半,另一半则是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心脏康复。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减轻心肌梗死的心室重构过程,改善心功能。

心梗患者运动更须科学谨慎

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不恰当的运动会存在很多风险,不恰当的运动可以导致心脏过度使用性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加速、心脏早衰、心肌纤维化、斑块破裂和急性冠状动脉血栓等,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

心梗患者4个阶段运动方案

按照住院期、出院后早期、后期恢复期、终身维持期四个阶段划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每个阶段的“运动目标”和“训练强度”也各有不同。

住院期间

心肌梗死术后入住心脏急危重症监护室,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小时后可允许患者坐床边椅。

在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运动康复及日常活动。通常活动过程从仰卧位到坐位、到站立、再到下地活动。如活动时无出现不良反应,可循序渐进到患者能耐受水平。

心肌梗死后第4-7天后入住普通病房,根据病情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能够自如地完成进餐、剃须等生活料理。

出院早期

出院后,一般患者可在1-3周开始运动康复。建议患者参加有医生参与、心电监护下的运动康复指导。

第2个月后活动量逐渐增加,多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和静力拉伸,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心血管的适应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如室外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快慢走等。

若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头晕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以及脉搏不规则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恢复期

一般在出院后患者可以在医学监护下锻炼(心脏康复中心),并继续接受营养、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持续3~6个月。可定期(3-6个月)测心肺运动能力,评估运动效果,不断调整运动处方。

维持锻炼期

学会了正确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及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后,只需终身维持健康状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定期接受随访。

目前主张心肌梗死患者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游泳、快步走、太极拳等。尽量避免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潜水、肌力训练(长时间的肌肉收缩)等。

如果有专业康复医师制订好运动处方,我们可以按照医师制订的运动处方执行,但是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气短、头晕或者其他不适感觉,应立即停止,避免过于“坚持”。

提示:

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5~11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都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

因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体育运动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清晨峰”。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好。

文案编辑排版:XZY

审核:KT

广东省医ccu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y/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