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耳边经常会听到:为什么要不断采血?为啥总要做这么多检查?……
是啊,患者在透析期间,要定期做各种检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小编今天和您一起来探究一下。
定期化验血色素我们知道由于肾衰竭,肾分泌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就会贫血,称为肾性贫血。肾性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需要注射红细胞生成素来纠正贫血,因为贫血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感染以及住院的风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不同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不同,血色素是反应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必须不断的定期化验血色素,来调整红细胞生成素的注射剂量,以维持血色素在希望的范围。
多长时间化验一次血色素
尿毒症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应每月抽血化验一次血色素。特别是刚开始用促红素的患者,要每2周检查化验1次血色素,以尽快发现血色素对红细胞生成素无反应;或血色素升高过快。长期透析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每月化验血色素。血色素一般应维持在g/L左右。
不定期检查血色素的后果
刚开始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患者,如果不按要求检查血色素,血色素有可能升的很高了还不知道。血色素高血液的粘滞度就高,容易发生透析器凝血、内瘘堵塞,甚至造成重要脏器栓塞,增加脑梗、心梗的风险。
长期透析的患者如果不化验血色素,促红素药量没有根据血色素水平进行及时调整,会有两种可能发生,一个是药量大了,血色素升的太高,就会出现上述血色素高血液粘滞高带来的风险;一个是药量小了,血色素低了,会对患者的记忆力、行动力、体力、精神状况、食欲产生不良影响。
血色素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处。当贫血时组织器官的氧气供应不足,心脏会加大自己的工作量,提高泵血能力,以满足各个组织脏器的供血和供氧,为了让心脏更有劲儿,心脏开始变得肥厚。如果贫血长期得不到纠正,心脏就累坏了,体积逐渐扩大,收缩起来也没力量了,这就是心力衰竭。就好比是一根皮筋,刚开始弹性很好,如果使劲绷,失去弹力就断了。
贫血是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即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概念,即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有贫血、心力衰竭,贫血使心力衰竭加重,又使肾功能恶化,心力衰竭控制不好又使肾功能恶化、贫血加重,这三种状态构成心肾贫血综合征。研究发现血红蛋白每降低10g/L,充血性心衰的住院风险上升15%~20%,死亡风险也增加。
因此定期查血色素特别重要,至少得一个月查一次,使血色素维持在一个适宜水平。避免血色素的波动给机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特别提醒,在最初开始使用促红素的时候,一定要1-2周查一次血色素,原因是,刚开始用药剂量大,血色素可能长的会比较快,需要严密监测血色素在体内的水平。
国外在国内要求患者每月检查一次血色素,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很多透析室每2周查一次血色素,甚至根据患者情况查的次数会更多。
定期化验钙磷我们从食物吃进去的磷,70%-80%是由肾脏经尿排出的。肾衰竭时肾脏不能排磷,加上维生素D缺乏,导致低钙血症、高磷血症、高钙磷乘积和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这些血液学异常可以导致骨骼病变、血管钙化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高与此有很大关系。上述异常统称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因此,定期化验血中的钙磷非常重要,目的是看当前治疗是否充分解决了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药物剂量是否需要调整。
多长时间化验一次血中钙磷?
我们从食物吃进去的磷,70%-80%是由肾脏经尿排出的,肾衰竭造成磷排不出去,就会使血磷升高。一般应每月抽血检查一次,通过调整透析方案和治疗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一组药物(包括选择合适的磷结合剂种类和剂量,合理使用维生素D、钙敏感受体激动剂等),使血磷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避免高血磷的发生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远期并发症。
不定期检查血中钙磷浓度的不良后果
定期检查监测血中磷和钙水平,可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如果磷偏高,需要调磷结合剂的种类和剂量;钙太高了,透析方案需要调整,包括维生素D剂量也需要调整。将血钙和磷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虽然很难,但是很重要。
不定期检查血中钙和磷的浓度,看看下面带来的麻烦吧:
①血磷浓度很高了也不自知,高磷血症并无太多的自我感觉,有的患者会感觉到皮肤瘙痒(引起瘙痒的原因还有很多)。瘙痒可十分严重,以至患者用力搔抓导致皮肤破溃,严重的瘙痒还可影响夜间睡眠。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骨痛、肌痛,骨折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明显增加;另一个是软组织钙化和血管钙化,高磷血症与死亡率增加相关。
②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磷升高,甲状旁腺为了促进肾脏对磷的排泄,就会代偿性增生、肥大,分泌更多的甲状旁腺激素来促进肾脏排磷,但衰竭的肾脏已经无此功能。甲状旁腺激素非但没有促进肾脏排泄磷,相反倒是作用在骨骼,促使钙和磷从骨骼释放入血,导致骨质疏松,这叫高转运骨病,这时患者骨或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易骨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对几乎各个器官的功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除引起上述疾病外,还可以引起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血管疾病等。
③高钙、高磷时间久了,不总在血液里面待着,就会沉积到软组织,沉积在血管壁和心脏瓣膜,引起血管壁、心脏瓣膜和软组织的钙化,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在国内外我们有时看到患者的髋关节、肩关节周围起一个大包,一按疼,活动受限,这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
?定期化验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也需要定期检查,这两个指标是用来共同反映骨骼的转化状况的。甲状旁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同时升高,诊断高转运骨病的准确性比单独检查甲状旁腺激素高很多。如果没有肝脏疾病,查总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即可;但如果肝脏有问题时,也可产生较多的碱性磷酸酶,查总的碱性磷酸酶就不行了,需要检查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
多长时间化验一次甲状旁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一般建议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磷甲状旁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为宜,目的是为了判断现有的针对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药物是否需要调整。一般这两项检查需要配合血清钙和磷的检查。
不定期检查的危害根据这个检查结果,我们就能判断下一步磷结合剂能不能用钙制剂,维生素D制剂需不需要接着吃。长期不检查,不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就十分盲目。例如,如果患者是明确的高转运骨病,那么高磷血症的成因一部分是从骨骼释放的,单纯的严格饮食限制和增加磷结合剂是不无效的。如果不是通过化验找到钙磷不正常的真正的原因,盲目用药,血中钙磷指标就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而且还增加未来软组织钙化,血管钙化、血管闭塞的风险,心肌梗塞、脑血栓、脑出血,这些问题都来了。
真相就是,患者定期做的各种检查,旨在让医生们通过化验及相关检查的结果进行监测,能够不断分析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从而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引导语血透行业技术日新月异,血液透析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临床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带着一定要让血透界医务人员真正获取新知,提升业务水平的决心,领达教育构建了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zl/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