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防治 >> 正文 >> 正文

述评炎性级联反应在心肌梗死发展过程中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21-12-25

导读: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其病死率在中国呈总体上升趋势。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心室重塑,而炎性级联反应在心衰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目前,以炎症作为靶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临床研究的新方向,但仍存在对复杂性疾病治疗手段的精准性和综合调控等问题。中药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且已被证实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尽管中药治疗心肌梗死炎症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中药药效机制的研究也趋于完善,利用中药调控炎症级联反应,或可成为临床治疗心肌梗死研究及应用的新方向。

欢迎引用本文:

吕彬,刘潇,谭旺晓,王小莹,高秀梅.炎性级联反应在心肌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药物治疗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40(4):-.

LYUBin,LIUXiao,TANWangxiao,WANGXiaoying,GAOXiumei.Researchontheimpactsanddrugtherapyofinflammatorycascadereactioninthedevelopmentprocessofmyocardialinfarction.Journalof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40(4):-.

炎性级联反应在心肌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药物治疗研究

吕彬1,刘潇1,谭旺晓1,王小莹1,2,高秀梅1

(1.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天津)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据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预测,至年,中国35~84岁人群中患心肌梗死、心绞痛、冠心病猝死等事件总数将超过50%。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发病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减少了对心脏的富氧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最终引起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坏死。AMI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据《中国心血管病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中国AMI发病率约为55/10万人,近十年发病人数增加2倍以上;—年中国AMI病死率大幅升高,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AMI后的心力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心室重塑(VR),直接影响AMI患者的预后。VR是指AMI后的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形态学改变,包括心室容积、心室壁厚度及结构变化等,主要是由梗死后心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心脏收缩舒张障碍引起的。研究表明,炎性级联反应、氧化应激、细胞自噬等均参与了VR的过程,其中炎性级联反应是引起VR的最重要因素。在梗死的心肌中,坏死的心肌细胞释放危险信号,激活自身免疫反应。炎性途径在调节涉及梗死心脏的损伤、修复和重塑的多种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炎症能够清除凋亡的细胞,减少梗死区面积,促进瘢痕形成并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有助于缺血心肌的恢复;过度的炎症则会加剧心肌损伤,促进心室重塑及心肌纤维化的形成。由于炎症因子可能参与损伤性、修复性和再生性反应,因此它们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文章对炎性级联反应在AMI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治疗药物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AMI炎症提供参考。1炎性级联反应在AMI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梗死后心肌修复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部分重叠的阶段:炎症反应期、增生期和成熟期。AMI发生后,梗死区域凋亡的心肌细胞会产生强烈的炎性级联反应。在炎症反应期,凋亡的心肌细胞释放大量的损伤相关分子(DAMPs),包括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热休克蛋白(HSPs)、细胞外RNA及白介素-1α(IL-1α)等,激活炎症小体并形成先天免疫反应,同时会促进凋亡的心肌细胞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等。之后,补体级联反应被激活,产生活性氧(ROS)并促进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到梗死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后,单核细胞被募集到梗死区域,具有修复特性的单核细胞亚群在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活化、促进瘢痕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上升会诱导浸润的单核细胞转变为巨噬细胞,并顺序协调受损组织的消化;还能够诱导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合成,促进白细胞募集到梗死区域。此时,炎症反应开始消退,心肌修复进入成熟阶段,巨噬细胞和募集的白细胞会释放出细胞因子,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细胞生成,形成稳定的瘢痕,梗死区域不再变化。然而,过度或消除不及时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延长缺血性损伤,促进梗死区域外正常心肌细胞的凋亡。在非梗死区域,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能够引起正常心肌细胞的促凋亡反应,扩大缺血性损伤;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显着上调也可以延伸至非梗死区域,引发蛋白酶、活性氧及细胞因子表达升高,从而促进非梗死心肌的间质纤维化和胶原蛋白沉积,进而导致心室功能障碍。非梗死区域的正常心肌细胞能够响应DAMPs,自身释放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白细胞向非梗死区域浸润,并与正常的心肌细胞相互作用,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此外,多项研究表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梗死区域炎性浸润对促进梗死愈合具有重要意义。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大型动物模型中,抗中性粒细胞血清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梗死面积平均减少43%,且梗死区域无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前1周给予rAAV9-Wnt11,能够减少梗死心肌中的炎性浸润,改善小鼠心脏功能及生存率。因此,以炎症作为靶标治疗AMI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fz/9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