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饮食 >> 正文 >> 正文

关于重大疾病,你真的了解吗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22-5-29
皮肤白癜风 http://www.hldxc.com/bdfys/bdfys/5662.html

年底,中国精算师协会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收集保险数据资料,在广泛听取多学科医师专业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并于年2月1日发表。

《读本》详细地介绍重大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重大疾病防治建议,同时也解答了重疾险配置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初步解读重大疾病和重疾险!

01

什么是重大疾病?

重大疾病的两个特点:

一、病情特别严重: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严重影响其家庭成员的生活,如大部分的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慢性肾衰竭等;

二、治疗费用巨大: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严重阿尔兹海默病等。

根据发病率和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以下28种重大疾病较为常见:

人们对待重疾一般存在两方面的认知:

1、自己身体健康,得重疾的概率很小,重疾离还我很远。但事实是人一生中罹患重疾的概率高达72.18%,寿命越长,得重疾的概率几乎为%,严格意义上的“寿终正寝”其实是极少的。

2、一旦得了重疾,未来的生活就完了。事实上,随着医学的发展,重疾的治愈率在逐年提高,重疾≠绝症。如果重疾患者5年后还生存着,那医学上认为他的生存概率与常人一样。

所以我们既要正确认知,理性对待,也要积极预防,提前准备好必要的重疾储备金。

02

重大疾病的危害?

一、重大疾病病情非常严重,危及生命,确诊重大疾病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手术,器官移植等等),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忍受极大的长期的身体折磨和心理折磨;

二、除了承受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还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困难。一是因为治疗的手段和药物都比较昂贵,动辄费用十几至几十万,而且还是长期的治疗;二是罹患重大疾病时,病情一般都很严重或迅速恶化,患者不能再从事已有的工作,肯定会丧失部分或者全部工作收入,其家人也会因为陪护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会影响家人的经济收入,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各年龄人群的高发重疾:

1、未成年人(0-17岁)最高发的重疾为恶性肿瘤、重症手足口病、良性脑肿瘤;

2、青年男性(18-39岁)最高发的重疾为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终末期肾病,青年女性(18-39岁)最高发的重疾为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良性脑肿瘤;

3、中年男性(40-60岁)最高发的重疾为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中年女性(40-60岁)最高发的重疾为恶性肿瘤、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

4、目前保险行业数据观察到的老年人经验主要为60-75岁年龄段的“年轻老人”。该年龄段最高发的重疾为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

重大疾病既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会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

03

为什么要配置重疾险?

南非的伯纳德医生是一名非常伟大的心脏外科医生,在心脏外科领域非常权威,很多患者都慕名而来。

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她的手术非常成功,需要静养两年,按照她这样的情况可以活十年以上。

但是两年后,这位患者再次找到伯纳德医生时,医生发现她已经离死亡不远了。原来这位患者是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需要照顾两个孩子,为了生计,她并没有好好的休养,而是不得不继续工作,最终心力交瘁,两个月后就病死了。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伯纳德医生,他觉得作为医生可以挽救病人肉体的生命,但却无法挽救一个人的经济生命——许多人在术后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以及尊严。

于是年,伯纳德医生和南非的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他因此被称为"重疾险之父"。

伯纳德医生说: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

这就是重疾险的由来,重疾险的意义在于延缓病人的经济生命,给予患者重获新生的信心。

04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疾险?

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成员结构、风险承担能力等均不相同,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才是最好的保险产品!

1、保险期间的选择:重疾险按照保险期间可以分为定期重疾和终身重疾。如果需要长期保障,则选择终身;如果预算有限,但是又急需保障,可以先投保定期重疾险作为过渡;

2、交费期间的选择:相同的保障责任和保障期间下,缴费时间越长,年交保费越低,但总保费越多;未来收入预期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较长交费期,并搭配豁免功能,既能减轻缴费压力,一旦触发豁免,后期保费也不用交了;

3、病种的选择:目前绝大多数重疾保险产品的基础保障范围能覆盖普通人一生中95%的重疾风险,所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s/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