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王华伟,援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援医院内二病区主任,先后获得沙雅县卫健委“优秀医师”等荣誉。
年9月3日,经组织选派,作为嘉兴市第十期第二批援疆医疗队的一员,王华伟抵达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由此开始了自己精彩的援疆之路。作为医疗援疆人才,进疆之前他都在心里反复思考自己的援疆计划。而他的援疆计划就是“打造沙雅人民自己的心脏介入团队”。
夯实基础,规范诊疗工作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医院后,现实的情况将他的计划全部打乱,医护人员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部分医生对介入手术不太了解、手术相关病历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一度让他感觉不尽人意。
为此,王华伟将首要的工作放在了“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及规范诊疗操作”上,不仅每周开展二次“业务学习”,同时开设了“心电学园”课程和“心脏介入诊疗规范”课程。经过培训,大家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举办“心电图读图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医院举办的“病历书写大赛”中获得内科片的一、二等奖。
图为王华伟日常工作场面
言传身教,做好传帮带
如今,尽管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但直到年4月,医院才开始开展冠脉造影手术。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医院的所有冠脉造医院的教授“带教”完成的。因此需先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集中起来,累计5医院预约。但由于疫情及交通等原因,教授有时候一周来一次,有时是二周来一次,甚至延迟1至2月后。科室里的医生得到能够动手接触PCI手术的机会很少,技术能力提升也慢,王华伟的到来刚医院的困境。
从年10月下旬开始,王华伟所在的心血管内科便开始独自开展冠脉介入手术,并规划手术细节流程:每周一、周三开展术前讨论;每周二、四常规开展冠脉手术;每周末学习及讨论典型病例、总结经验。他从“手把手的教导”、“变身助手监台”、到“放手不放眼”的指挥,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年11月17日,他带教的徒弟第一次完成了PCI术。年12月21日,第一次开通了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最后堡垒”的冠脉CTO病变。年新的一年里,他的徒弟又完成了第一台“急性心肌梗死救命手术”——急诊PCI术……目前,他的团队里已经有4名徒弟能够独立开展PCI术,并取得了国家冠心病介入手术资质。
图为王华伟开展手术讨论和手术带教徒弟
古语云:“孰能生巧,触类旁通。”在熟练掌握了冠心病介入手术后,王华伟带领科室先后开展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
年12月31日,他医院第一台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年2月28日,他医院第一台心脏射频消融术。年6月22日,他又自主完成第一例经腋静脉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华伟带领医院心脏介入团队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余台,跨入了阿克苏地区先进行列。
创新突破,开展新技术
随着团队心脏介入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王华伟带领团队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同时,积极适时开展了各类新技术新项目。
年6月2日,91岁的患者杨老医院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先进技术的受益者。当天,王华伟决定选择“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新技术手术为患者进行治疗,医院许力舒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杨老就可下床活动,第三天康复出院。
为治疗66岁的女患者罗某,他又开创疆内首例QFR指导下冠脉精准介入治疗技术,当时患者因间断性胸闷、气短一个月后入院,经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患者为冠心病,年6月21日,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术中发现患者前降支近段70%至80%狭窄,回旋支近段至远端弥漫性狭窄,最重达80%至90%。造影术后,王华伟和同事讨论支架植入治疗方案时,通过远程连线后医院,依托先进的QFR设备,监测患者的前降支、回旋支血流情况,经测定回旋支QFR值0.65,前降支QFR值0.85,最终决定予以回旋支植入支架治疗,术后患者各方面恢复良好。
“一点也不痛,手也不肿,恢复很快,现在完全好了!”术后第二天,患者林大爷对王伟华翘着大拇指夸赞。林大爷是通过远端桡动脉穿刺技术实施介入手术的又一成功病例。目前,这项“手背上”的新技术,王华伟带领团队已成功完成远端桡动脉穿刺术48例。
除了上述新技术外,王华伟医院首例心脏转复除颤起搏器(ICD)植入术,沙雅县首例经腋静脉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沙雅县首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沙雅县首例阵发性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术、沙雅县首例主动脉瓣球囊反搏泵置入术等。
图为王华伟主任团队开展的部分新技术
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在带领团队建设的同时,王华伟还积极参加志愿者下乡义诊活动及开展各类民族团结工作30余次,同时参与嘉兴援疆指挥部惠民项目“幼儿心肺健康百园行”,惠及沙雅多名幼儿,免费为84名(其中31名由他的团队独立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成了手术,减免费用余万元。
图为王华伟开展义诊和接受患者锦旗
因此,王华伟说:“援疆是一程人生的淬炼。团队建设路上的一幕幕,与我的援疆初心一点点重合。成为援疆人,我庆幸,但我更自豪和骄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1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