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治疗 >> 正文 >> 正文

您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控制目标吗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21-4-28
在55岁以前,胆固醇每降低0.65毫摩尔每升(25毫克每毫升)就可在50名普通人或25名高危人中,预防并避免1例冠心病的发生。预防高危人群发病固然重要,而预防广大低危人群成为高危人群才能真正地做到防范于未然。一、您了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值吗?举例:老张今年56岁,已退休,吸烟30年,5年前被诊断有糖尿病,平时服糖尿病药物时断时续,但也没什么特别不适。一次体检,血液检查结果是空腹血糖7.5毫摩尔每升,血压/90毫米汞柱,胆固醇5.4毫摩尔每升,医生却说老张血压、血脂和血糖都偏高了。这下老张糊涂了,血压和胆固醇不都低于化验单上的标准值吗,难道医生搞错了吗?专家答惑解疑:其实诊断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并不能简单地根据化验指标去判断,而是综合各种因素去评估。1、血压的控制目标高血压控制的目标不仅仅包含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更为重要的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是心、脑、肾)也要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理想血压:</80毫米汞柱;正常血压:</85毫米汞柱;正常高血压:-/85-89毫米汞柱;患有糖尿病或肾脏病的患者应该以接近理想血压水平做为评估正常值。2、血脂的控制目标(总胆固醇)总胆固醇:已是冠心病患者:<4.68毫摩尔每升(<毫克每分升);具有冠心病高危因子中的任何一个:<5.2毫摩尔每升(<毫克每分升);无冠心病高危因子:<5.72毫摩尔每升(<毫克每分升);冠心病高危因子包括: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绝经;冠心病的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因此,是否已有冠心病或有无冠心病危险因子,其血脂控制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3、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指标:-正常值:<6.1毫摩尔每升(毫克每分升)-治疗目标:4.4-6.7毫摩尔每升(80-毫克每分升)▲临睡血糖指标:-正常值:<6.7毫摩尔每升(毫克每分升)-治疗目标:5.6-7.8毫摩尔每升(-毫克每分升)▲糖化红蛋白(HBAIC%)指标:-正常值:<6-治疗目标:<7但临床诊断并不完全依赖于实验室检查。血糖值固然重要,在诊断糖尿病时,临床症状往往也很重要。经临床观察,尽管空腹血糖、临睡血糖均正常,但餐后血糖在7.8-11.1毫摩尔每升之间的人群,如果不注意控制血糖,以后大约有1/6人要变成糖尿病患者;1/3的人群保持不变;1/2的人成为高危人群。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患糖尿病的老张,其血压应低于/85毫米汞柱,而老张现在的血压/90毫米汞柱,对他来说就是高了。由于老张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史,已经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其血脂水平应低于5.2毫摩尔每升,并不能简单地参考化验单上的数值。医生认为老张需要进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的治疗评估是完全正确的。您知道吗?▲高血压发展成冠心病一般需5-10年▲高血压发展成中风需10年以上▲糖尿病对靶器官的损害一般从患病后的5年左右出现▲积极控制高危因素,才能延缓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延长期望寿命▲高血压患者中10%有糖耐量异常▲在中国,0万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二、您知道什么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吗?我们曾提到,如果您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您的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目标就要向下调整。那么哪些是高危因素呢?1、不可改变的因素:▲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绝经▲冠心病的家族史2、可改变的因素:▲未控制的高血压▲高脂血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吸烟▲肥胖如果您的胆固醇水平超过5.2毫摩尔每升(毫克每分升),并具备以上任何一项,那么患冠心病的危险将大大增加。请注意,增加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多危险因素的结果是冠心病的危险成倍剧增。虽然有些危险因素如性别、遗传是不能改变的,但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改变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将大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对各种危险因素引发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多种危险因子干预试验(MRFIT),经过长达10几年的艰辛研究发现,下列危险因素能成倍地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每一年1万例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者中:▲糖尿病患者:死亡24例▲吸烟患者:死亡26例▲吸烟+糖尿病的患者:死亡59例▲总胆固醇≥毫克/分升:死亡32例▲总胆固醇≥毫克/分升+糖尿病:死亡68例▲收缩压≥毫米汞柱:死亡例▲收缩压≥毫米汞柱+糖尿病:死亡例请记住:1、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低危人群如果不注意自己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控制,将有可能成为高危人群,而突发心血管疾病。2、曾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在6年内▲23%的男性和31%的女性将发生第二次心梗▲41%的男性和34%的女性将会有心绞痛▲20%的患者将致残▲13%的男性和6%的女性将可能突然死亡3、曾发生过一次中风的患者,在5年内▲1/3患者会发生第二次中风。三、您知道冠心病是怎样发生的?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为全身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心脏本身也需要能源。将这些氧和有用物质运输到心肌的血管叫冠状动脉。该动脉的管壁易聚积脂肪,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含脂质核心,外面包裹由平滑肌细胞组成的纤维帽。如果纤维帽破裂,脂质核心进入血液就形成血栓,就会阻塞冠状动脉,造成冠状动脉所供应的心肌缺血、缺氧,就形成了冠心病。冠心病最常见的类型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心绞痛的根本原因是心肌暂时性缺血。而当一条冠状动脉被完全阻塞时(通常是因血栓堵住了血管),部分心肌可因缺血而坏死,即发生了心肌梗死。这将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引起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律紊乱甚至死亡。四、您知道中风是怎样发生的?“中风”又称卒中、脑血管意外,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缺血性中风(脑梗塞),即一条脑动脉严重或完全阻塞(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道理相似,脑动脉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导致部分脑组织坏死。另一种类型是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即脑内的小动脉破裂出血(多因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所致)并压迫和损伤脑组织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常表现为半身瘫痪、言语困难等,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大量的研究表明:▲脑中风的发病率为:-例/10万人▲其中死亡率为:60-例/10万人▲脑中风发病率与心梗发病率相比为:4:6▲存活脑中风病例与心梗发病率相比为:4:6冠心病和中风所累及的器官及症状表现虽然不同,但根本的发病机制却是相同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不稳定突然破裂,而形成的血栓阻塞血管才是真正致命的杀手锏。五、您知道什么叫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吗?1、您目前没有发生过任何冠心病和中风,但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无论您是属于低危还是高危人群,都应积极通过治疗,降低危险因子,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这就是一级预防。2、如果您已发生了一次心脑血管疾病,就更应该积极治疗,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再次复发,这就是二级预防。3、冠心病防治ABCD金标准:A:降低血粘度B:降低血压C:降低胆固醇D:降低血糖

经《漫画脑卒中》丛书作者授权,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zl/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