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血管的老化逐渐形成。年龄的老去无法避免,但吸烟、肥胖、精神压力、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危险因素可以靠主观努力规避。冠心病患者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相应指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才能使我们的心脏更健康。
国内现状
“急性心肌梗死”或称“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迅速引起血管内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造成冠状动脉堵塞。而相应血管供血的部位处于急性缺血、缺氧状态并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最终造成胸闷、胸痛、憋气、晕倒、休克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86/10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98.68/10万,其中冠心病引起的死亡率和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49.36万人次,住院总费用为.70亿元,人均次费用为.1元。
心脏在心肌梗死后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除了在住院期间开通血管等治疗之外,受伤的心脏还需要进行持续的康复治疗。而在我国,出院后没有有效的健康指导和管理,许多患者因复发、再梗或心力衰竭而再次入院,甚至部分病人因此最终失去生命。
呵护受伤的心灵已是每一位心肌梗死患者最迫切的需要。
心脏康复不是急性期治疗补充而是治疗的延续,是心脏病患者都应获得的治疗手段。通过积极有效的心脏康复,可以延缓或逆转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率和死亡率,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康复三阶段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从住院期间就开始心脏康复,康复过程贯穿了患者的整个疾病过程。
1期康复(院内康复期)
目标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及恢复运动能力,减少心理痛苦,避免卧床的不利影响,提醒患者戒烟等健康宣教。病情稳定后患者即可开始渐进性的体力活动,为出院后康复建立基础。
2期康复(院外早期康复期)
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约7天,1期康复时间有限,因此2期康复是核心阶段,也是1期康复的延续。2期康复在出院后1~3周开始,持续3~6个月。但经冠脉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后的患者常规于术后2~5周进行。这个阶段增加了每周3~5次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90分钟。同时,在医生的定期指导和帮助下,按时服药,改正生活不良习惯,纠正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3期康复(院外长期康复期)为发生心血管事件一年后的院外患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该阶段关键是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仍需继续纠正危险因素和给予心理社会支持帮助患者维持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五大处方
心脏康复需要制定的完善的治疗措施和制定完整的健康管理体系,需要患者和医生的积极配合,严格遵循拯救心脏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控烟处方(包括不接受二手烟危害)。
1.药物处方: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吃药、输液,还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个体化用药;二是严格遵医嘱;三是定期复诊。
2.运动处方: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以降血压、降血糖、舒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明显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营养处方:冠心病患者必须从饮食上加以控制,坚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
4.心理处方:很多患者在疾病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对疾病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表现,甚至部分人会有厌世情绪。患者有必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对自己的病情和疾病发展情况有正确的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
5.戒烟处方: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75倍。在心脏康复过程中戒烟最应该被重视的环节,在康复过程中,必须完全戒烟,包括拒绝二手烟的吸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y/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