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春,鸟语花香
本以为可以脱去厚重的外套
换上轻便的春装做个都市丽人(帅哥)了
却无奈遇上了大江南北的“乍暖还寒”模式
出门就迎面一阵冷嗖嗖的风
要知道春季还是疾病的高发期
轻辄造成流感和受寒
重辄促发心绞痛、心梗等
因为冷空气是诱发疾病的罪魁祸首!
???
??????
还是得多穿衣、保命为主啊!
为啥“倒春寒”更容易诱发心梗呢?
要如何识别心梗的先兆症状?
高度怀疑心梗时又该如何急救?
下面,跟着应急君一起来看看
关于这些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吧~
每年冬春(2~4月为主)、秋冬(11~12月为主)交替之时都为心梗的高发期。春天,乍暖还寒,天气反复冷热交替,容易造成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不稳定,心脏跳动频率加快,引起心脏供血不足,从而造成心肌缺氧,增加了心梗的发生概率。
为什么心梗总在春季“偷袭”?
春天早晚温差大、气温波动剧烈且频繁,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加大中风、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而对于一些心脏、血管功能本就不好的人而言,更增加了猝死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下面,应急君就来和大家剖析春季诱发心梗常见因素:
气温变化无常
天气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血管痉挛
一些小伙伴因本身就患有冠心病
气候的骤然变化极易诱发心绞痛
突发心肌梗死
户外活动的耗氧量大气候转暖时,人们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
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
有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
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
加上有的对活动量掌握不好,活动量过大
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流行病诱发心血管病春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多发期
容易发生感冒、发烧
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病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梗风险就增加2%;昼夜温差为10—15℃时,心梗风险增加6.9%;温差为15℃以上时,心梗事件风险增加11.1%。
所以,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尤其是天气变冷的时候,一定注意保暖,特别是三高人群和冠心病病史人群!
当心!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警报”
心肌梗塞的症状表现各不相同,以胸痛为主,部分患者发病急,严重程度高,可猝死,甚至来不及抢救;有一部分人无明显症状,属无症状性心肌梗塞;还有一些人以晕厥、休克、四肢无力、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为起始症状。
那么,要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s/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