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立冬,是秋到冬的转折,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万物要涵养阳气,避免寒冷。古时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季节,有“天子迎冬”的习俗。
进入立冬时节是养生关键期,因为此事就要转变养生模式。建议大家注意以下这几点,或许能安稳过冬,身体健康,少生病。
立冬将至,进入养生关键期,食一根,少二果,饮三茶,做四事
立冬时节,食一根
立冬吃根,指的是多吃“根茎食物”。秋吃果,冬吃根,立冬后,多吃点根茎食物,有益健康,还有助强健体魄。
萝卜
冬天吃萝卜,赛过“小人参”。立冬是吃萝卜的好时节,古人评价萝卜:“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值品题”。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萝卜非常喜欢,萝卜可以调肠胃,消食化,积通胀复消,胀满除燥生津,激活自身免疫力,强健体魄。
白萝卜生吃促进消化,熟吃能补气顺气;青萝卜偏入肝经,清肝火白萝卜则偏于入肺清肺热。
立冬时节,“一青一白”补气消火,最适宜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虚寒以及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一定要少吃白萝卜,否则会导致身体不适感加重。
立冬时节,少二果
1,少食柿子
柿子帮助清热润肺祛痰,镇咳,是秋冬交替时节不错的水果选择,但是胃不好的人,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摄入过多。
柿子含有较多鞣酸以及果胶,胃酸多的人,容易在胃中形成胃柿石,更容易导致消化道梗阻,不利于胃部健康。
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少吃柿子,否则会让肠胃越来越不舒服,还会加重身体不适感,尤其是月经期间女性,更应该忌口柿子,否则会加重痛经。
2,少食山楂
山楂非常常见,营养丰富,具有一定开胃效果,脾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山楂,否则会导致肠胃功能越来越弱,影响健康。
山楂中,果胶和单宁酸含量高,大量食用,容易形成胃结石,甚至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壁坏死和穿孔。
现在这个季节很多人特别喜欢吃冰糖葫芦,不仅会引发糖分摄入过多,更容易让山楂中的物质伤害到胃部,建议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
立冬时节,饮三茶
1、蜂蜜柚子茶
柚子是很多人非常爱吃的水果。现在柚子也慢慢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将柚子洗干净温水浸泡5分钟,去果皮切丝,果肉去籽,搅拌机打成泥状,隔水煮至柚子皮透明;
待水温,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食用。蜂蜜含有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能润肺补虚补中润燥,柚子含有丰富维生素C,能够化痰止咳清热去火,两者合理搭配,润肺效果非常理想。
2、玉兰根泡水
玉兰根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玉兰根,有保护肝脏,降尿酸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玉兰根提取物,可以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保护肝脏功能。
玉兰根中有效成分,可降低尿酸合成过程中酶的活动,减少尿酸生成。有利尿作用,促进尿酸排泄,有很好降尿酸作用。
3、玫瑰红枣茶
把红枣洗干净之后,用热水冲泡水温之后加入玫瑰花茶,即可饮用玫瑰花茶,性温具有调经活血,促进血液轮回温养人的心肝血脉等作用。
红枣性温,具有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效果,两者合理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有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对心脏健康非常有益。
建议女性朋友,可以经常用两种食材,合理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更有助疏肝解郁,也有助温暖身体,让人气色越来越好,更显年轻。
立冬时节,做四事
第一件:早睡晚起,以养阳气
《素问》指出:“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立冬后,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立冬之后要早睡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开胃的补药,更是修复胃的一剂“天然的良药”。改善睡眠胃部可以得到很好休息进行自我修复,但是晚起并不是要赖床不起,而是应该在太阳升起的时间起床。
第二件:注意呵护心脏立冬后,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导致温差大,尤其是有暖气的东北。心脏非常害怕温差大,所以立冬之后要注意心脏保养。
首先要避免太过寒冷时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请准备好围巾,手套帽子等保暖设备,特别需要注意半夜起床上厕所或洗澡过程中都要注意保暖措施。
第三件:进补要适当
立冬进补,不可以盲目进一步,俗话说“虚不受补”。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虚实,而定如何进补。有一个原则很关键,就是健益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了防止冬季进补的“虚不受补”,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作为“引补”。
进入冬季,更应该注意营养搭配,保证充足营养物质摄入,有助于强健体魄,还有助降低身体病变风险,建议大家积极调节。
第四件:养肾固精,温补肾阳
寒与肾相应,最易损耗肾的阳气,肾的阳气一伤,人就容易生病。立冬后要注意养肾,固精温补肾阳。
肾经来于脚底,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循环,温补肾阳,助力肾脏健康。泡脚一定要泡透,这样才能更好刺激脚部经络,保护肾脏健康,不可以草草了事。
用38~40摄氏度左右的泡脚水,没过脚踝泡到身体微微出汗,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泡脚时,还可以配合足底按摩。
立冬至,防2病!
一防:感冒
立冬之后,是感冒高发季节,很多老人孩子以及身体免疫力差的人几乎都会感冒,出现咳嗽、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冬季气温低,空气不流动,户外运动少,更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果轻微咳嗽白色流涕等表现,建议适当添加衣物,多喝温开水。
二防:中风、心梗
冬天,是很多心脑血管者的高发季。气温寒冷,血管收缩,血液浓度逐渐升高,血压高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护血管,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严重疾病发生,如果出现严重头晕胸痛,血压异常等表现,请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s/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