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诊室)
王阿姨:医生,我今朝吃好早饭就有胃伐适宜,恶心想吐,还有点心慌、出冷汗,侬开点胃药吧。
医生:你今年几岁?以前有什么病?
王阿姨:我55岁了,有糖尿病、肾衰竭,要做透析的。
医生:阿姨,你这种情况要警惕心脏引起的问题,要做心电图!
王阿姨:啥,我胃伐适宜做啥心电图,我伐看毛病了!
王阿姨刚走出诊室,一下子晕倒在地,医护人员立即就地抢救,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心动过缓!医院紧急周密的抢救,转危为安。
以上是我院发生的真实案例,王阿姨是幸运的,但是那些因误解病情而贻误了救治的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那些不是胸痛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典型的心肌梗死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难以忍受,多持续半小时以上不能缓解。
但是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多样的,对于那些表现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有时即使是临床医生早期做出正确的诊断也非常困难,其原因可能就是无痛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死,又称为“不典型心肌梗死”,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
其实,真正的无痛性心梗只占很少数,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并非无症状,常常伴有其他的临床表现。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无痛性心肌梗死具有以下的临床表现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应该予以识别: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症状,比如上腹痛,恶心、呕吐、呃逆等,少数可有消化道出血、肠麻痹、腹痛可伴有腹胀、呼吸困难,查体可有上腹痛压痛及肌紧张等。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心梗在无痛性心梗中最常见。
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多见于老年人,以慢性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者多见。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或休克,常见于大面积的心梗,或者出现心梗的机械并发症,比如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穿孔、室壁破裂以及右室梗死者。
主要表现为脑部或者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感觉迟钝,晕厥、抽搐,偏瘫,恐惧,紧张,狂躁,极度疲劳,精神错乱,烦躁不安等。
外周血管栓塞,可发生在各个系统及脏器,脑及下肢栓塞多见。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机制
无痛性心梗可能与以下的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突然闭塞,相应的心肌缺氧坏死没有来得及释放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老年人心肌有明显的纤维性改变,致使局部的神经末梢逐渐破坏,对疼痛刺激不敏感。
合并糖尿病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痛觉冲动传入障碍。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无痛性心肌梗死分型
无痛性心肌梗死分3型:
真正无痛性,其常见的症状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低血状态或休克,心悸,心律失常,脑卒中等。
异位疼痛性,可表现为上腹、牙、颈部、软腭、肩、左上肢、左腕、左手,左手指,右侧胸等部位的疼痛。
完全无症状者,仅有心电图的改变,无心肌酶的异常,多见于陈旧性的心肌梗死。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非都是以典型的胸痛症状为表现,一定不能让那些不典型的症状掩盖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从而贻误了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