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荣获大奖
那就是
↓↓↓
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
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科室。科室开放床位40张,拥有一支专业知识全面、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术高超的队伍,现有医生12人,护士16人。
在学科带头人吴家恩院长的带领下,科室瞄准心血管领域的前沿,积极探索新诊疗技术的应用,目前已成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最具实力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心脏介入诊治为本科特色,目前能全天候独立开展的介入手术包括冠脉造影、冠心病支架植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心封堵术、右心导管检查、肾动脉造影、逆向技术处理冠脉CTO病变、IVUS指导下严重复杂冠脉钙化病变旋磨术+支架植入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等心血管介入诊治手术。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疗团队加上先进的仪器设备,造福了广大患者。
创新:打通生命绿色通道精尖技术、重大疾病防治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技术,是医院和学科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更是广大患者的福音。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坚持走“科技兴医”之路,大胆开展新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好病,给老百姓最大的实惠。
年10月,科室学科带头人吴家恩院长带领科室冠脉介入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37岁患者实施了“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该项技术不需要开胸,采用血管穿刺从外周血管送入一根球囊导管将阻塞的冠状动脉开通甚至在血管阻塞的部位置入支架达到治疗、恢复正常血流的目的。术后患者急性冠脉狭窄解除,胸痛症状显著缓解,恢复良好,并平安出院。据悉,这是贺州市成功开展的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医院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介入诊疗技术实力居于国内先进水平。
心血管病是人类健康头号“杀手”,为了挽救更多罹患此疾病的患者,在吴家恩院长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紧跟国内外医学科技新潮流,不断吸取尖端医学知识,介入心脏病学的研究与工作发展迅速。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诊治达区内先进水平,尤其在介入治疗不断精益求精,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血管内超声等多项高精尖技术引领全市医疗技术进步,填补了贺州市乃至桂东地区的空白,构筑了百姓安心就医“基石”。近年来,科室每年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余台次,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每年门诊服务量3万余人次,住院病房收治余人次。
仁心:送给患者“心”希望“对患者负责,就是对生命负责”。急促的电话铃声往往是心血管内科战场最紧急的冲锋号角。“快,患者急性心梗,需要紧急手术!”每次接到来自外院的求助,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苏华就组织团队迅速启动应急援助程序,并马上抽调骨干医护人员奔赴“战场”。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近年来,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期。医院不断加强、完善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导管室、胸痛中心的建设,吴家恩院长倡导的心脑血管“黄金2小时救治圈”得到很好推广,挽救了众多濒临死亡的患者。“胸痛中心”自创建以来,医院大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救治能力,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的希望。为挽救生命于一线,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联合胸痛中心、急诊科、导管室、医学检验科、超声医学科、放射医学影像科等多科室协作,医院建立院前网络,为胸痛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多方配合,优化救治流程,从而缩短门-球时间挽救濒死心肌,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保驾护航。
科室强调开展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坚持做患者贴心人,听患者知心话,办患者称心事。针对导致胸闷胸痛因素复杂、心血管病有真有假的实际,为确保准确诊断,避免误诊误判给就诊者雪上加霜,科室大力倡导询证医学,总结出“一看病情、二看心情、三谈生活工作经历与事件、四了解性格”的以人为本诊疗模式,杜绝“排队大半天、看病三两言”的现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黄金时间极短的特点,科室人员还经常深入社区、走进农村等,面对普通百姓,广泛宣传如何识别不一样的胸痛,如何进行基本的自救,如何在专业人员未到场时帮助别人,如何呼救等。积极倡导“有胸痛,到医院”。
领航:用实干诠释为民情怀近年来,科室以学习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狠抓理论学习,强化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争先创优传佳话,以身作则练精兵,成为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业务能手和服务标兵。
科室建立支部品牌“医心为您”,推行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形成了优良党风、专研学风和热情服务蔚然成风的局面。始终坚持“服务群众无止境、群众满意无终点”的服务理念,努力为病人提供高水准的全心、全程、全向的“三全”服务。先后推出“三个一”(一个微笑、一杯热水、一句问候)服务标准;×24小时“不间断”服务承诺;深入扶贫村送医送药送健康等,让患者们感受到的是“家”的感觉和满满的感动。患者满意度始终持续在99%以上。
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所有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守本部、战武汉、援边境,奋战在赴抗疫最前线。科室护士长黄洁玉主动请战奋战在隔离病区一个月,站在最前线守护着生命之门。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她,工作时候不喝水不上厕所,一个班下来,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自己反而觉得“手不够用,恨不得再长出两只手。”这朵“战疫”场上最美的“花儿”在广西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表现突出获三等奖。
邱丽霞护师跟随广西第五批医疗医院,打响了一场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为一个个新冠肺炎患者传递生命力量。因表现突出,获得广西优秀战“疫”护士以及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突出贡献三等奖。
愿景:打造心脏“4S”店“医院或医生,如果只是在术后口头告知患者需要坚持用药和定期随访的话,效果未必能够很好。”吴家恩院长介绍,PCI术后的康复管理已成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