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娅
医院
主治医师
病史摘要(患者,女,59岁)年6月25日患者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8小时余”入院。2年前间断发作胸闷,与活动相关,休息后5~10分钟可缓解,未在意。年6月25日7:00a.m.左右无明显诱因再发胸痛,程度加重,伴乏力,大汗,医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转诊我院。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LAD近段完全闭塞,术中成功再通并植入1枚药膜支架。术后以“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收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CCU)。
?既往史: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达到/mmHg,未坚持服药,否认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史,否认手术、外伤和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冠心病家族史。
入院检查T36.4℃,P81次/分钟,R20次/分钟,BP/85mmHg;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紫绀,颈软,颈静脉未见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HR81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伤口敷料干燥,未见渗血、皮下瘀斑,未触及皮下血肿,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见图1、图2。
▲图1.即术前,入院当日心电图,前壁导联
▲图2.即术前,入院当日心电图,后壁和右室导联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57×/L,NeuT92.93%;随机血糖:9.79mmol/L;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沉、凝血常规、D-二聚体、CRP正常;心肌肌钙蛋白CTnI变化情况:.→53.→43.→24.→16.→11.15ng/ml。
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功能Ⅰ级(Kilip分级)。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年6月25日PCI术前,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n、硫酸氯吡格雷75m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n、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qd、美托洛尔片25mgbid、培哚普利片2mgqd。
患者年6月25日清晨7时发病,经过外院辗转来我院已到下午13时后,距发病已超过最佳急诊PCI手术时间(6小时),我院于13~14时左右行急诊PCI术(急诊PCI术后返回CCU造影图见图3、图4),虽已开通罪犯血管,但当时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导联Q波形成,远期预后仍欠佳。急诊PCI术后返回CCU心电图见图5、图6。
▲图3.前降支近段血栓性病变
▲图4.后于前降支近段病变处行血栓抽吸后植入2.5×29mmFirebird支架一枚
▲图5.急诊PCI术后返回CCU心电图,前壁导联
▲图6.急诊PCI术后返回CCU心电图,后壁和右室导联
术后药物调整:年6月26日,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硫酸氯吡格雷75m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n、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q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qd、培哚普利片2mgqd。住院期间通过对血压和心率的监测,调整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见图7)。
▲图7.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调整
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功能Ⅰ级(Kilip分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糖耐量异常。
出院带药: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n、硫酸氯吡格雷75m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n、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q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qd、培哚普利片2mgqd。
◆个人体会
1.入院后24h内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bid,起到快速降低心肌氧耗,控制心室率的作用,后续按照峰浓度1:4转换成95mg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2.出院医嘱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天作为冠心病三级预防(心梗后)(冠心病三级预防指预防冠心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心肌耗氧,抑制心室重构,希望β阻滞剂调整到mg目标剂量,因考虑到心率与血压情况,结合患者心脏超声示少量心包积液,故虽然动态心电图(图8、图9)显示平均心室率80次/分,β受体阻滞剂暂时维持不变;目前患者仍在门诊随访中,期望后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mg。出院前动态心电图报告以及心脏超声见图10、图11。
▲图8.出院前动态心电图
▲图9.出院前动态心电图
▲图10.动态心电图报告
▲图11.出院前心脏超声
附:医生在ACCF/AHA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对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流程要点分享如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