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络病在线”可快速 年2月25日,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医院杨跃进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报告题目为《急性心梗无再流微血管发病机制及通络干预研究》。
报告摘要
杨跃进教授指出,-年的10年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目前,采用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病变血管进行再通是治疗AMI的首选方案。
中医院杨跃进教授作报告
事实上,恢复心肌组织灌注才是治疗AMI的最终目标,但临床实践中存在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肌组织无再灌注(无复流)的现象,且即使恢复再灌注,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心肌再灌注损伤。因此,在当今心肌再灌注时代,恢复心肌组织再灌注的同时,避免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难题。
研究发现,微血管损伤是心肌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因此,保护心肌微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成为了防治策略的关键内容。基于大量基础研究发现,围手术期应用通心络可以有效改善心肌无复流、减少心肌坏死,保护血管内皮完整性与eNOS相关,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同样证实通心络可降低心肌无复流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
正是基于上述研究,同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杨教授在报告中给出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新三联”方案,即通心络+负荷他汀+尼可地尔联合应用,可更好的降低心肌梗死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络病在线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