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创新
每一届政府都有其重点扶持及发展的战略领域、行业,这些行业一但确立后,将获得大量优质资源及政策倾斜,准确把握并理解每一届政府的重点发展方向,将给大家的投资、创业带来超级回报,比如,十年前投资房地产(就是炒房啦)的回报是超过绝大多数证券投资的。那么在习大大和克强总理的带领下,未来10年有什么行业值得投资呢?其实,左龙大叔也不太确定,但从每天看新闻联播的感受来看,克强总理说的非常多的两个关键字是:“互联网+”和“创新”。
寒窗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互联网+”大家应该很好理解,相信不少领导们最近都在琢磨这个事吧,左龙大叔之前根据互联网+这个思路给大家介绍过两只十倍潜力股,老周造机的酷派集团(.HK)和重新定义车联网的元征科技(.HK),目前还是维持十倍潜力股的看法。
阳光照耀到大地需要8分钟,真正的光芒是需要时间的,大家给点耐心吧。
今天,左龙大叔想讲的是另外一个十倍潜力股的风口,就是克强总理强调的“创新”。创新当然不是一个行业,他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机制,一种经营哲学,甚至是一种信仰,那些真正把创新当做信仰的公司,他们的爆发力完全不会输给“互联网+”。左龙大叔称这种为“寒窗股”,就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意思
除了“互联网+”,为什么要盯创新?
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幸运的,见证了一个大国崛起,左龙大叔对中国崛起的理解是这样的: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将中国影响力覆盖到前所未有的广度;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对内改革进入深水区,解决难啃的骨头,把改革带到前所未有的深度;通过“互联网+”、“万众创新”把我们的各个产业实力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必将全面参与到全球的竞争当中去,并且要赢!既要生产制造出国际顶尖的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更要引领创新发明,完成克强总理所说的由MadinChina(中国制造)到CratdinChina(中国创造)的升华。虽然中国已经是制造大国,但是还是有很多产品是生产不出来的,比如手机的操作系统OS、电脑的CPU、飞机电子系统等,所幸国家把“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且不少地方政府(比如创新之都深圳)都有很好的创新扶持机制,一大批中小企业正在默默耕耘,为国创新,这里面将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会涌现一批十倍股,乃至百倍股!
左龙大叔是从事互联网医疗的,对医疗行业属于微懂,今天就尝试用一家以创新为信仰的医疗器械企业(黑马寒窗股),来给大家做个例子,希望能抛砖引玉。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小沈阳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人活着,钱没了。
赵本山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人死了,钱没花。
对于人生最大遗憾的理解,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解释,赵本山虽说的是戏话,但也道出了部分真谛,左龙大叔以为:子欲养而亲不在!没来得及和这个世界好好告别,人就走了,尤其是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对逝者及其亲朋而言,可以算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吧。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会认同。
那么,人为什么会突然死亡呢?
心脏和大脑是人体两大最重要的器官,从医学的角度,当心死亡及脑死亡发生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个人死亡了,其中,最恐怖的就是心脏突然不跳了(如急性心肌梗死),大脑突然中风了,如果身边没有亲朋及时救助,死亡率是非常高的。那到底有多高呢?
中国人口的第一死因是什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左龙大叔查看了多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并做了整理如下:
表一:年至年中国人口死因前三位统计表(城市农村)
从上表可以看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是我国历年城市及农村人口死亡的四个主要原因,年后,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前三位死因是一致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及心脏病),前三位死因的死亡人口占全国所有死亡人口超过60%!非常巧合的是,美国公布的心脑血管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率占比和中国一样,也是41%。
卫计委的统计数据也验证了心脏和大脑是人体两大最重要器官,这两个器官衰亡了,人也就死了。由于恶性肿瘤还包括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具体病种,如果就单一病种而论,从年开始,全国人口第一死因不是恶性肿瘤而是脑血管病脑卒中,您答对了吗?(脑卒中在欧美也是前三位的死因,在日本是第一位死因)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主编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每10万人中就有人发生脑卒中(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超过万),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年脑卒中的死亡率是每10万人中有.9人,中国人口第一死因的脑卒中发病死亡率超过60%。
本文中,大叔除了介绍股票,还会尝试科普一下第一疾病杀手——脑中风,家有老人的朋友们,不妨也了解一下中风相关知识,有备无患,以后会用得上的。大叔只能帮你到这了。
脑卒中的成因
脑卒中(Strok)是脑中风的学名,也叫卒中、中风、脑血管意外(为了方便理解,下面我们统一称作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和出血性脑中风(脑溢血)。(见下图)
大脑中的血液流动为大脑内的神经细胞带去了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缺血和失血都会造成大脑神经细胞缺氧,如果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氧气供给,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接着,受这些神经细胞控制的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失去作用。由于死亡的大脑细胞无法替换,因此脑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永久的。在缺血性和失血性这两大脑中风中,缺血性中风是主要的,大约占了所有脑中风80%。
缺血性脑中风简单的说,就是有东西把脑部血管堵住了,而堵住脑血管的东西中,血栓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血栓是在血管内形成的一种血凝块,它就像交通要道上的障碍物,会严重影响血管内血液的正常流通,它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脑中风的血栓来自哪里?
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罪魁祸首就是血栓,各种血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神经细胞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血栓子是哪来的?60%-75%是心源性的(来自心脏),其产生基地在“左心耳”。(哎,大叔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哭晕了三次,本文涉及的医学术语太多,看在十倍潜力的份上坚持往下看吧)。
左心耳在哪儿呢?
心脏有四个腔,即上部的左、右心房和下部的左、右心室。左心房其一角向右前侧伸出的耳状小囊,就是左心耳。(见下图)左心耳,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是左心房的一部分。其内有着丰富的梳状肌及肌小梁。如此独特的解剖结构,给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因左心耳具有正常的收缩能力,在窦性心律时(正常心跳),左心耳里的血会随着左心耳的舒张和收缩而内外流动,很少会形成血栓。
那左心耳血栓子是怎样形成的呢?在房颤的情况下!(又一个病名,大叔再次哭晕)
房颤(心房颤动),即心电信号发送异常了,导致心脏上部的腔室(即心房)收缩频率过快(每分钟到次)或者收缩节律异常了,让左心耳失去了有效的收缩规律,体积几乎不变化,,血液在左心耳里不流动,就形成了血栓。我国的房颤发病率是0.7%,全国约有万房颤病人,是位于高血压、冠心病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
左心耳产生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因脑部血管纵横密布,精细复杂,所以约75%的心源性栓子会栓塞于脑部,这就是左心耳血栓导致脑中风的原理!(见下图)
因此说,房颤是脑中风最为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发现,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五倍之多。而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中风,房颤导致的中风,通常更为严重,更有可能导致残疾或者死亡!
表二:左心耳血栓导致脑中风死亡人数占比
创新!:左心耳封堵术
看到这里,大家能明白全国万房颤病人是非常高危的,如同心脏里有颗定时炸弹,他们的左心耳每天都在产生着血栓,这些血栓随时可以让他们脑中风突然死亡,给亲人造成终身遗憾。而且房颤发病率与年龄的增加成正比,其高危人群首先是老年人。如果您身体比较健康,到70岁,将近10%的人会发生房颤;到80岁,其比例会提高到20%。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房颤发病率只会不断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年后脑中风超越单项恶性肿瘤成为中国人口第一死因的原因,因为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房颤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卒中发生率也逐步提高。
对于房颤病的治疗,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射频消融和吃溶栓药抗凝治疗(减少血液凝结成血栓),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华法林”,但很多心内/外科的医生都会尽量避免让自己的亲人吃华法林,因为:
1、“华法林”极易受其它药品、食品、水果蔬菜等干扰,很难控制在稳定水平,
2、必须定期抽血监测(每一至两周监测一次),因为华法林吃多了会导致出血性中风(脑溢血),对于一个70岁的老人,每周抽一次血是非常痛苦的事,且不少患者在缺血性中风(脑梗塞)和出血性中风(脑溢血)之间的安全窗口很小,甚至没有。
3、仅仅是为了避免左心耳一个拇指大小的空间产生血栓,就要令到全身血液都抗凝(血液不易凝固),而且抗凝过度,还会有出血风险(消化道因食物摩擦出血,老年人难免磕磕碰碰的,服用华法林后会出现流血不止的现象)。
可见,服用抗凝药只能治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左心耳血栓问题呢?
这是一个涉及每年全球上百万条生命的需求和痛点,怎么解决这个需求?只有靠创新!而且,全世界的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的各色人种都有这个需求,不是中国独有的,一旦我们能创新解决这个需求,这将是走向全世界的一项创新发明!反之,如果外国先创新解决这个需求,就会进入中国占领我们的市场,这种事情,多年来就没少发生过。那中国人到底能不能在解决左心耳血栓这个问题上和外国人竞争呢?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得不佩服老外,他们创新的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以剿灭房颤患者血栓“基地”为目的,他们想到了用给左心耳加上一道门把左心耳封堵住,不让血栓外流的办法,“国外称之为“左心耳封堵技术”,目前已成为欧美国家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最新技术。资料显示,接受该治疗后,可减少90%以上的发病率!(见下图)
图中白色的小物件就是左心耳封堵器,别小看这个小不点,一个要卖6万多呢!这是植入到心脏内部并且伴随终生的医疗器械,在中国属于监管要求最为严格第三类医疗器械,在国外主要受欧盟的CE认证,和美国的FD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认证,其中最难的是FDA认证。
在医药领域,如果一项新技术或者一种新药物要得到全世界主流认同就必须同时获得欧盟CE认证和美国的FDA认证,左心耳封堵术在国外从提出到实践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截至也仅有四家公司获得了欧盟的CE认证(见下图),其中有两家已经退市(治疗类医疗器械这个行业,如果性能指标不如竞争对手,就意味着被淘汰),目前还在欧盟销售的只有波士顿科学公司的Watchman,和圣犹达医疗公司的AmplatzrCardiacPlug
其中,波士顿科学(BSX:NYSE)的Watchman销量最好,并且在今年获得了美国FDA认证,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获得欧盟CE、美国FDA、中国CFDA注册的左心耳封堵器,同时,由于获得了美国FDA认证,也意味着左心耳封堵术做为房颤病人的脑中风治疗技术得到了全世界主流国家的认同。
那么,这个和我们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左龙大叔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只寒窗股,正是一家正在研发具有全球性自主知识产权左心耳封堵器,并且已经完成了全球累计多例人体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可以获得欧盟CE认证,明年可以获得中国CFDA注册的深圳创新牛企——先健科技(.HK)!
为什么是先健科技?
先健科技成立于年,总部设在中国深圳,在全球先心病封堵器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先心病封堵器供应商。年11月,先健科技于香港创业板上市,并于年11月成功由港交所创业板转主板上市。
先健科技是做先心病封堵器起家的(公司名字先健就是先心病康复健康的意思),目前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位置。先健科技的心脏缺损封堵器在年研发成功,打破了美国公司在这个领域的垄断,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封堵器,拥有53项全球专利。
先心病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简称(又一个病名,让大叔再哭一会),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简单而言,就是心脏内部心房心室有缺损、漏洞等情况,大多数先心病需要做介入手术,其中不少需要使用封堵器以封堵心脏内部各种缺损、漏洞。先健科技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相信你已经留意到“封堵器”这个词了,没错,和之前介绍的左心耳封堵器虽然不是完全相同的产品,但都属于用于心脏内部的封堵器产品,由于先健已经是全球第二的先心病封堵器厂家,创造出中国自己的左心耳封堵器的历史任务就落到了先健的肩上,正如格隆老师的金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赚的一个大趋势的钱。
先健科技有多牛?——自主知识产权
由于先心病只在在新生婴儿发生,发病率不到1%,每年中国也只有10多万例,而且医生做手术时,也不会告诉家属用了哪个牌子的封堵器,因此如果不是医疗行业的人,应该还是第一次听说先健科技这个公司。没听过的公司肯定是小公司,这是大妈们的逻辑,这种偏见是市场无效的一种表现,也给像左龙大叔这样科研型的投资者(哈哈)提供了极端低估的买入机会。左龙大叔作为互联网跨界医疗的插班生,当然知道先健科技在业内其实是非常知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正如摩根士丹利去年报告中给先健科技的评价是这样的:
1、罕见的具有很强国际专利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RarChinaMdTch德国强力白蚀消北京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fz/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