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心血管领域重要学术会议长城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中国大量患者在心梗后没有充分接受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原本可以预防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项研究调查了中国24个城市67家医院共例冠心病患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等激素,能够降低血压、降低心率,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梗和稳定型心绞痛,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数据显示,住院前有17%的患者正在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入院24小时内这一比例上升至95%。在出院时,用药比例大大回落,STEMI、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继续接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比例分别只有35%,17%,25%和19%,而且用药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没有接受最优剂量。也就是说,很多应该接受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出院后要么没有用药,要么剂量太低。图片来源:Pixabay
此外,在住院期间,超过一半(56%)患者的用药剂量没有进行调整。研究团队指出,这表明很多临床医生还不确定增加剂量能否为患者带来益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监测患者对剂量调整的反应,并需要通过随机试验来确定剂量调整的最佳方式。GW-ICC组委会主席之一,研究资深作者,中医院唐熠达教授表示:“在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临床医生应当更注意β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时机、剂量和持续时间。而且需要个性化用药。定期随访也同样重要,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副作用。”本届长城会合作的欧洲心血管学会(ESC)课程项目总监MichelKomajda博士指出:“目前,ESC指南建议几乎所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都应接受β受体阻滞剂,且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以确保最好地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预防过早死亡。然而,临床实际情况中,仍然有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ESC将不断与合作伙伴共同改善这一情况。”参考资料
[1]Chinesestudyrevealsunderuseoflifesavingdrugsafterheartattacks.RetrievedOct10,,from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zl/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