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饮食 >> 正文 >> 正文

医院8天溶栓抢救三名心肌梗死患者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21-8-17
3月31日零点25分,医院内一科收治了一名急性下壁、后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内一科主任刘树祥和值班护士刘倩奋力抢救,目前患者已脱离危险,正逐步康复。据了解,患者为米脂银州镇官庄村人,入院前两小时突然感觉胸部闷胀不适,伴气短、气急、咽喉部紧缩、左肩部酸困症状,有濒死恐惧感,持续不见好转,家属紧急拨打急救电话,送至医院内一科,恰逢内一科主任刘树祥值班,查体:心率77次/分,血压/mmHg,口唇发绀,心音低,双肺呼吸音粗。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和稳定斑块、静脉注射肝素抗凝、尿激酶溶栓等紧急治疗措施,近1小时后再次复查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明显回落,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显示溶栓治疗有效,家属心上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而此前的8天内,内一科已成功救治了两名来自米脂县龙镇的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一名患者已经基本痊愈拟近日出院,另一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拟行CTA检查,刘树祥带领他的团队继续为该患者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米脂县城乡居民急性心梗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45岁以下年轻人对急性心梗先兆重视不够,造成死亡或致残率较高。按照惯例,心肌梗死患者多为既往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及致死率都很高。从我近几年治疗过的心肌梗死病例中发现,急性心梗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在各年龄组中,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而这些人正是家中的顶梁柱,一旦救治不及时或溶栓不成功,都会给患者家庭带来灭顶之灾,希望引起全县人民的警觉,也希望我院能开展新型溶栓药物的使用,尽快开展介入治疗,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刘树祥说。据悉,介入治疗学又称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介入医学是继内、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目前,介入治疗医生已能把导管或器械“介入”到人体几乎所有的血管分支、消化道和其它特定部位,运用于疾病的治疗。本期编辑杜银宝吕苗投稿-投稿邮箱:mizhixinwe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s/8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