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什么是危急值?
危急值是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02
处理危急值的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分别建立住院和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具体管理流程和记录规范,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传递及时,信息传递各环节无缝衔接且可追溯。2、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危急值清单并定期调整。3、出现危急值时,出具检查、检验结果报告的部门报出前,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字确认,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可单人双次核对。对于需要立即重复检查、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4、外送的检验标本或检查项目存在危急值项目的,医院应当和相关机构协商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并建立可追溯的危急值报告流程,确保临床科室或患方能够及时接收危急值。5、临床科室任何接收到危急值信息的人员应当准确记录、复读、确认危急值结果,并立即通知相关医师。6、医疗机构应当统一制定临床危急值信息登记专册和模板,确保危急值信息报告全流程的人员、时间、内容等关键要素可追溯。03
出现危急值了,检验人员怎么办?
当日常检验工作中遇到了危急值,缺乏工作经验的“职场新手”会非常紧张,不知道如何处理,当然向年资高的老师请教汇报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进行正确的处理呢?
1、检查实验操作过程
全面回顾整个检测过程有没有问题,比如有没有人为因素操作、仪器设备、试剂盒等出现了问题,而造成的所谓的“危急值”,排出假性危急值。
2、检查样本状态
检查标本的状态,是否为不合格样本,比如生化检验,样本是否溶血、脂血;凝血功能是否有凝集、是否按照比例采集样本、是否为输液后采集的样本等等。排出因为样本因素造成的假危急值,电话沟通,看是否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符,不合格样本必须重新采集样本复查;合格样本如果结果与临床不符,必要时也需要重新采集样本复查。
3、汇报流程
危急值结果与患者病情相符,必须通知主管医生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并做好相应的危急值登记。危急值登记本必须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等基本信息,还要有危急值项目名称、初检结果、复检结果、送检时间、结果回报时间、结果报告人、接报告人等信息。(报告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
常见实验室危急值一览表
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危急值,每各科室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总结的常见实验室危急值,仅供大家参考。
序号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危急值界限
危险性
报告时限
1
血钾
K
<2.8mmol/L
低钾血症,呼吸肌麻痹
30分钟内
>6.0mmol/L
严重高钾血症,可有心律失常、呼吸麻痹
30分钟内
2
血钠
Na
<mmol/L
惊厥.昏迷.脑水肿.颅内高压综合症循环衰竭
30分钟内
>mmol/L
高钠水摄入不足致严重脱水甚至死亡;尿崩症
30分钟内
3
血氯
Cl
<80mmol/L
严重代谢性碱中毒
30分钟内
>mmol/L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30分钟内
4
血钙
Ca
<1.8mmol/L
低血钙性手足抽搐
30分钟内
>3.0mmol/L
高血钙甲状旁腺危象
30分钟内
5
血糖
Glu
<2.5mmol/L
低糖: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性昏迷
30分钟内
>22.2mmol/L
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的脱水和酮中毒
30分钟内
6
总胆红素
TBIL
>umol/L
胆红素脑病,而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30分钟内
7
胆碱酯酶
CHE
<0U/L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30分钟内
8
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U/L
严重肝细胞损害,可能有急性肝坏死。
30分钟内
10
血淀粉酶
AMY
>U/L
可能有较严重的急性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情况
30分钟内
11
尿淀粉酶
AMY
>U/L
可能有较严重的急性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情况
30分钟内
12
血尿素氮
BUN
>28mmol/L
肾功能衰竭
30分钟内
13
血肌酐
Cr
>umol/L
肾功能衰竭
30分钟内
14
肌酸激酶
CK
>U/L
急性心肌梗塞
30分钟内
15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U/L
急性心肌梗塞,较严重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受损
30分钟内
16
肌钙蛋白
cTnI
>6.5ug/L
急性心肌梗塞
30分钟内
17
肌红蛋白
Mb
>ng/ml
急性心肌梗塞
30分钟内
18
C-反应蛋白
CRP
>50mg/L
感染性疾病
30分钟内
19
白细胞计数
WBC
<2.0×/L
有引发致命性感染的可能
30分钟内
>25.0×/L
急性白血病可能或败血症
30分钟内
20
血红蛋白
HGB
<50g/L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
30分钟内
>g/L
红细胞增多,怀疑红白血病或肺心病
30分钟内
21
血小板计数
PLT
<30.0×/L
可能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是临床输注血小板的阈值
30分钟内
>×/L
血高凝状态
30分钟内
22
凝血酶原时间
PT
>30秒
出血性疾病或DIC
30分钟内
23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70秒
严重的出血倾向
30分钟内
24
(抗凝剂治疗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5.0
DIC、原发性纤溶症、阻塞性黄疸、严重肝病
30分钟内
25
D2聚体
DD
>3.90ug/ml
严重的DIC状态,溶栓治疗时不作为危急值。
30分钟内
26
纤维蛋白原
FIB
<1.0g/L
出血倾向
30分钟内
27
血清抗艾滋病抗体
HIV
初筛为阳性
疑似艾滋病
当天
28
血培养
阳性
细菌感染
当天
29
脑脊液及其他无菌体液培养
阳性
细菌感染
当天
注:各实验室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危急值。五
危急值管理分析
一、护理人员采集检验标本过程中的问题:
护士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采集的位置或时间不正确;采集血标本后没有使血液与抗凝剂或促凝剂进行混合摇匀,使标本出现凝血不足或凝血等问题;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
二、医技科室漏报、误报危急值:
检验人员危急值意识不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在第一时间主动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或未要求病区接听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复述结果而听错结果,导致临床误诊、误治。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信息后延迟处置、遗忘处置:
临床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或治疗,或与护士沟通不到位,如开了医嘱未及时与护士联系,从而延误病人诊治,失去最佳抢救时机。
四、职能部门无法对危急值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为了保证临床值管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医院的护理、外勤和检验人员等都应该加强对危急值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保证操作的规范,并实现各个科室之间沟通的及时有效,从而保证患者在出现临床危急值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转载请注明来源:临床检验医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s/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