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尿激酶具有溶栓效果,但纤溶作用都是非特异性的,同时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导致后者的降解,对纤溶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常常伴有全身性的、包括一些重要脏器如颅脑等出血。同时,UK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其半衰期是18min~22min,但其降解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作用可持续到12h~24h。也就是说,在停止溶栓作用的同时,还会继续对纤溶-凝血-抗凝系统进行影响[5]。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与尿激酶相同,链激酶也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溶栓剂,在使用中可引起全身纤溶,出血风险大,更重要的是,链激酶是来自溶血性链球菌的一种异源蛋白,具有较强抗原性,不能反复给药,首次给药也需要进行皮试,临床也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因为链激酶的皮试阳性而不能应用。近年来,链激酶已经基本淡出临床应用领域[4]。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二、特异性溶栓药物:医学网转载请注明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t-PA是人体天然存在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它与纤维蛋白结合,使血栓局部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使血栓溶解。血管内皮细胞除生成纤溶酶原激活剂外,同时还生成一种快速作用的t-PA抑制剂,两者处于平衡状态。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t-PA是最经典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它自N端由5个不同的结构功能区组成,r-PA、TNK-tPA等都是t-PA的非糖基化缺失变异体,其中,临床常见的rPA是缺失了t-PA的K1、F和EGF3个结构区,通过DNA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表达,并于体外折迭使之具有活性。其纤维特异性较rt-PA降低,由于r-PA缺失K1和EGF区而使其半衰期延长至11min~19min。医学网转载请注明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Pro-UK在血浆中不具有活性,因此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极小,尤其不会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发生降解作用,因此对全身性出血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6]。同时,Pro-UK在血栓局部被激活,因此血栓部位药物浓度较高,导致血管的开通率明显优于UK。国内试验数据显示,Pro-UK的开通率大约比UK高50%~60%。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几种溶栓药物的比较见下表[1]: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医学网转载请注明三、STEMI治疗中溶栓药物选择: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但及时有效的救治却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且能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STEMI的病理生理过程决定了STEMI治疗的机会性极强,在救治时,时间具有决定性意义。应特别强调,越早进行治疗,越能能挽救更多心肌,减少并发症。尽可能的缩短心肌总缺血时间、尽早达到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STEMI救治的核心原则,正确的策略方法以及更合理的药物选择,决定着疾病的转归和患者的预后。中国目前大约95%的STEMI医院,其医疗条件、地理位置和技术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基于我国国情及STEMI救治现状,对于大部分不能在分钟内转运至PCI医院的STEMI患者,早期溶栓仍然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医院首选的STEMI救治策略,溶栓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提升救治效率的关键因素。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最新学术观点认为:溶栓是治疗起点,而不是终点。迅速有效的开通血管,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STEMI溶栓系一次性、关键性、机会性的时间窗治疗,因而年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临床应该首先选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1],因为其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高,出血并发症低,可以争分夺秒的最大限度挽救心肌,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出现。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而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低,出血并发症高,专家建议仅在没有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时选用[1]。同时,溶栓应在有效安全的抗凝基础上进行。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常用溶栓剂的剂量和用法[1]:医学网转载请注明1.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医学网转载请注明1.1阿替普酶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全量90分钟加速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5mg,随后0.75mg/kg在30分钟内持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继之0.5mg/kg于60分钟持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35mg),总剂量不超过mg。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半量给药法:对低体重、有高危出血风险的老年患者,可采用半量给药法:50mg溶于50ml专用溶剂,首先静脉推注8mg,之后42mg于9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医学网转载请注明1.2瑞替普酶(瑞通立)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10MU溶于5~10ml注射用水,2分钟以上静脉推注,30分钟后重复上述剂量。医学网转载请注明1.3尿激酶原(普佑克)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一次用量50mg,先将20mg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3分钟内静脉推注完毕,其余30mg溶于90ml生理盐水,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2.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建议仅在无上述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时应用)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尿激酶:万单位溶于ml生理盐水,30分钟内静脉滴入。医学网转载请注明综上所述,在STEMI的治疗历史中,溶栓治疗从90年代开始,10~15年前临床使用广泛,从单一的非特异性溶栓药物发展为特异性溶栓药物,进一步提高了冠脉的开通率,而减少出血等并发症。虽然近年在较多医院开展了急诊PCI治疗,但受限于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患者就诊延误等多种原因,STEMI总体死亡率没有得到明显降低。医院,需要强化和规范以溶栓治疗为核心的再灌注治疗,而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选择是治疗的关键。医学网转载请注明
结合目前临床现状,在安全性方面更优的新一代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Pro-UK)治疗效率和性价比高,期待能在临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救治更多的STEMI患者。
李曦铭赵茹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