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3.3亿,常见于40岁至50岁人群,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甚至20多岁的年轻人都患有高血压。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详细说说高血压的一些常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那么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呢?
0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约占30%。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又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发生高血压。父母均为正常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低于父母均有高血压的概率;
02
膳食因素
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因为食盐含有钠,吃咸多,摄入的钠就多,钠把身体内的水分牵制住,使血的容量增大,长期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从而造成高血压。
03
肥胖或超重
人体肥胖主要由于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使心脏负担加大和血管阻力增加,故此易发生高血压。
04
心理因素
精神长期紧张和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压,长期给大脑不良刺激,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过度、噪音等,加上体内生理调节不平衡,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更易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01
心脏
血压增高后左心室负荷加重。心肌肥厚与扩大、病情进展可出现心力衰竭。持久的高血压还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的沉积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造成心肌缺血更加重上述心脏的变化。
02
大脑
血压高易引起脑动脉硬化,如伴有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可造成脑软化,痉挛处远端血管壁可发生营养性坏死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如破裂则引起脑出血。普遍而急剧的脑小动脉痉挛与硬化使毛细管壁缺血,通透性增高,致急性水肿。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因为食盐含有钠,吃咸多,摄入的钠就多,钠把身体内的水分牵制住,使血的容量增大,长期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从而造成高血压。
03
肾脏
肾细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性和纤维化,引起肾单位萎缩、消失,病变严重者致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的分期
01
一期
无器官损害表现;
02
二期
至少有一项器官损害表现:左心室肥厚,视网膜动脉变窄,蛋白尿和血肌酐轻度升高,超声或X线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03
三期
出现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心: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脑:短暂脑出血发作(TIA)(指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眼底:视网膜出血,伴有渗出物,
肾:血肌酐>mmol/L肾功能衰竭,
血管:动脉夹层,动脉闭塞性疾病。
正常人的血压变化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就是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活动后迅速上升,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继之缓慢下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也相似,但总的水平较高,波动幅度较大。早晨血压上升,血小板聚集,这时一些心血管急性事件,如急性心梗、猝死、脑卒中较多发生于早晨起床后的一段时间内。
目前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1)降低血压,
(2)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所致的病死和病残率。
一般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故需取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并根据病情使用有效而不引起明显副作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降压药。
针对普通人来说,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避免成为三高人群。
1.戒烟的同时尽量远离二手烟;
2.每日饮酒量不要超过ml葡萄酒(10%酒精)或75ml烈性酒(40%酒精);
3.总脂肪摄入量降至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降至10%以下,尽量减少甚至停止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多数膳食脂肪应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10%)或单不饱和脂肪酸,一般来讲,猪油、奶油、牛油等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为主,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大豆油、核桃等则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4.同时需控制日常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g,每日食用至少g各类蔬果及全谷食品和豆类食品;
5.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度身体活动,如快步走。
在生活中,避免长时间急躁、焦虑与紧张,学会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舒缓。针对已诊断为心血管疾病者,除避免“三高”,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与压力管理外,还应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或进行手术,以预防复发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
年龄
收缩压(男)
舒张压(男)
收缩压(女)
舒张压(女)
16-20
73
70
21-25
73
71
26-30
75
73
31-35
76
74
36-40
80
77
41-45
81
78
46-50
82
79
51-55
84
80
56-60
84
82
61-65
86
83
来源:医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