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前兆 >> 正文 >> 正文

心肌梗塞有何先兆有人突发心肌梗塞怎样处理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21-3-20
心肌梗塞有何先兆?有人突发心肌梗塞怎样处理?

-08-16净土三七

患有心肌梗塞基本的患者要注意,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当心肌缺血持续lJ、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塞。想要预防心肌梗塞的突然袭击就要对它的前期征兆有所了解!

  1、先兆症状:多数人在发病前一周内有先兆症状。表现为原有的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疼痛加剧,发作时间延长。以往无心绞痛者可突然出现频繁的心绞痛,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病人还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或自诉疲乏、体力下降、消化不良、呕吐等。

  2、疼痛:胸痛是发生心肌梗塞时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可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以上,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随疼痛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3、其他症状:下壁心肌梗塞当横服受刺激时可表现为剑突下或有上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大多数病人发病第二天起体温升高,约38℃左右,常于一周内恢复正常。

  心肌梗塞是老年人或者患有心脏病人的常见疾病,发病之前也是没有明显的征兆的,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的急救常识,那么大家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的急救常识呢?

  一、突发心肌梗塞的症状是什么?

  患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出现一阵持续性的疼痛,同时伴有全身抽搐、意识模糊、呕吐、休克等症状。

  二、突发心肌梗塞怎样处理?

  若身旁有人突发心肌梗塞,

  1、应密切注视生命征候情况同时,呼叫救护车;

  2、应解松病人的衣服,让病人保持半坐位或病人感到最舒服的体位;

  3、保持周围环境绝对安静。

  4、若病人的剧烈疼痛仍一直持续,并逐渐放射到左腕、左手背部,病人的脸色苍白,脉搏紊乱,此种情况可选择某种姿势,像如果有桌子,可让病人伏在桌子,两手当枕,垫在头下;其次,还可叠高被子,让病人背靠,让头部也倚在被子上。此时垫好枕头,让病人仰卧,并适度的垫高脚跟。此种姿势以病人感到最舒服为准,保持姿势等候救护车。

  心肌梗塞的饮食护理细则

  心肌梗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患有冠心病人群的常见的疾病,但是有很多患者也是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心肌梗塞的突发,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看看心肌梗塞的饮食护理方法!

  1、采取寓纤饮食据研究,水溶性的食物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这类纤维见于大麦、豆类、糙米、水果、葡萄糖甘露醇、guar树胶、燕麦。燕麦麸及糙米糠中,是降低胆固醇的最佳选择。因为纤维会吸收食物中的矿物质,因此需额外补充矿物质,但勿与纤维同时使用。下列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杏仁果、啤酒酵母、谷类、生羊奶及生羊奶产品、芝麻。

  2、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勿由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应避免均质化的产品,例如牛奶及其他乳制品。这些均质化产品含有黄嘌呤氧化酶,会破坏动脉及导致动脉硬化。

  3、勿喝酒及咖啡酒、咖啡、町乐、香烟及其他刺激性物质,均应剔除。避免鱼肝油,尤其当喝酒时。尽量少喝饮料,仅喝蒸馏水。

(温馨提示: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视频。)

心梗救治,牢记两个“”

  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生命时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首个“心梗救治日”启动活动上,多位专家共同呼吁,应针对公众加强救治心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牢记两个“”: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莫让时间成为生命的阻碍。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心脏协会主席霍勇表示,概括来说,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

  第一,及时辨别心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葛均波指出,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马上拨打急救电话。葛均波指出,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从而延误抢救时机。北京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告诉记者,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不到26%的人通医院。但实际上,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打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其次,医院的情况,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打急救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

  第三,平静地等待救援。葛均波表示,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最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第四,配合医生的工作。葛均波指出,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医生非常着急,家属却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下转第二十四版)(上接第一版)这和当下的医患关系有关,很多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一听手术或做支架,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多卖药。还有的家庭,要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霍勇说,如果我们为心梗危险因素制作一个“榜单”,前三名中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此外,糖代谢异常、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话,就应提前预防。

中药处方

  心阳不振,血行失畅,厥脱。

  回阳救逆,理气活血。

  熟附片(先煎)15克,川芎15克,五味子20克,山萸肉18克,生蒲黄30克,紫丹参30克,葛根20克,赤白芍各20克,三七3克(入胶囊分吞)当归20克,全瓜蒌12克,薤白10克,降香6克,炙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红参30克,黄芪30克,(另煎全天代茶饮),

  心肌梗死,旧称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的、严重的心脏状态,其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胸痛、不适、虚弱、发汗、晕眩、呕吐、心跳不稳定,有时丧失知觉。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全部中断而导致的该部位的心肌损伤。心肌梗死一般是有生命危险的医学紧急状态,它需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4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清晨(0时到6时)。

在发展中国家心肌梗死是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过去30年中,心肌梗死发生后直接的死亡率(发生后30日内)降级到了10%,但一年内的死亡率依然约为50%不变。

  症状:背部的疼痛区域

  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胸痛和不适、虚弱、发汗、晕眩、呕吐、心跳不稳定,有时心肌梗死也会导致昏迷。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病人一般将它描写为积压、紧束的感觉。有时下颌、颈部、臂膀、背部和腹部也会随之疼痛,尤其左臂或颈部容易疼痛。心肌梗死造成的胸痛往往长于30分钟。约四分之一的心肌梗死没有任何症状,尤其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会是这样无症状的。他们往往会感到虚脱、昏厥或无力。约一半的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就有前兆症状如心绞痛。

  哪些人是心机梗塞的高发人群

  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放大,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以及整体危险因素增多,患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发病人群当中年轻化越来越明显,无论是老龄人群、中年人群,甚至周围的同事,处长、科长、职员,下到司机,我们经常都有可能听到谁谁突然一下子不行了,猝死了,都是由于冠心病突发造成的。

  冠心病是影响老中青三代人生命的一个大病,而且将来老年人得病,中年人得病,年轻人也逃不掉。冠心病人人都逃不掉,青年不得,中年得,中年不得老年也会得,每一位同志都应该重视,会威胁到每一个人。

  所谓高危人群就是所谓危险因素多的人群,谈到高危人群就要谈到什么是冠心病的威胁因素。

  第一、高血压如果有高血压不吃药的话,六七十岁不是脑出血就是偏瘫、脑痴呆,将会影响后半生的幸福,包括猝死。

  第二、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位症,有了糖尿病就相当于你已经有了冠心病。

  第三、高脂血症平时一点感觉没有,身体比谁都壮,但是10年以后血管里面全阻塞了,不运气的人死在外面,医院,再运气的人不得心肌梗死。

  另外,抽烟、喝酒、吃肉、肥胖等因素也是导致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能吃能喝,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身体肥胖强壮的人要特别当心冠心病的发生。强壮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人的心脏像发动机一样,如果发动机停止了这个人的生命就没有了。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鱼大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三高人群的增多,都为冠心病这个“杀手”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以爱护心脏就应该从生活方式入手,从现在做起。

  心肌梗塞的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严重而危及生命的心脏病,加强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严格监护和积极治疗合并症是改善预后的几个重要方面。约有半数医院前即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若住院前的诊断治疗及时则可降低死亡率。目前,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大致为15~20%,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原性休克、心室破裂、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这些患者常为高龄患者,心肌梗死的范围很广泛。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常经过顺利,1周后即可起床活动,2~3周可出院,3个月后可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急性期有严重并发症者,起床活动的时间要推迟,住院日期视情况要长一些,能否恢复工作要由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及心功能状态而决定,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急性期后仍可以从事轻工作,渡过急性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60~7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