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胜,男,仡佬族,中共党员,39岁,硕士研究生,内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现任铜医心内科主任,贵州省心血管病学会常委,贵州省康复心血管病学会委员。
一、爱岗敬业、德医双馨
他几次放弃留在省城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归家乡,守护家乡人民的健康。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勇挑重担,无数次挽回垂危病人的生命。对待病人,视如亲人,细心照顾,处处为病人着想。他不仅爱岗敬业,在学术上卓有建树,同时,他乐于奉献,医者仁心,是一位公认的德医双馨医务工作者。在年铜仁市首届杰出青年评选中,他众望所归,被评为全市“十大杰出青年”。
王学胜十余年扎根铜仁,奉献铜仁,用拳拳医德心、铮铮赤子情为铜仁医疗事业添砖加瓦。作为土生土长的铜仁人,知道家乡心血管治疗技术人才紧缺,医疗技术水平偏低。年,他贵阳医学院毕业后,没有任何犹豫就回到铜仁,立志回报家乡。一到工作单位,看到医疗环境落后,技术设备薄弱,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想到自己的梦想,他提振精神,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
根植铜仁,他一边兢兢业业医病救人,一边挑灯夜读提升自己。他心里清楚,仅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技术,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带头人,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也还有差距。他决定继续深造,年考上贵阳医学院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知识的渴求、对技术的痴迷,让他学习成绩、医术实践水平非常突出。看到难得的人才,导师吴伦宽教授和贵医附院心内科吴立荣主任竭力挽求他留医院。因为太渴望为家乡作贡献,他宛然拒绝。医院心内科为了开展心脏介入技术,以高薪和解决住房等待遇要调他去工作,他又一次拒绝。他知道,铜仁的医疗技术正是他们这一代人打基础的时候,也是最艰苦的时期,自己绝对不能离开。
从医十七载,王学胜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火一般的激情和蓬勃向上的活力,每天总是早早的来到病房,最后一个离开,以病房为家。家里人常说知道他什么时候上班,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下班。在他的心里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常常听到病人不解的问“王主任您怎么天天都在值班呀?”。
在日常工作中,王学胜始终把“做一名让病人满意的好医生”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他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坚持每天查看新、急、重、危及疑难病人。有些病人来自偏远的乡村,经济条件差,路途遥远。他总是将病人妥善安排好,缩短住院时间,制定病人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担任心内科主任以来,每天提前准备晨会的内容,充分利用晨会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使大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医院周会和医院的动态,用正能量引导员工,医院的快速发展努力工作。
二、勤奋学习,大胆创新
年王学胜考上贵阳医学院心血管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于年学成归来。怀着对心血管医术的更高追求,他于年9医院起搏与电生理培训班学习,—又赴医院心导管室进修学习。经过几年来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他掌握了心血管病领域先进的诊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根据患者需求和医疗发展现状,在全市率先开展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导管封堵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新技术,并形成一整套抢救方案,成功抢救了千余例病人。
年10月上旬的一个周末,心内科突然来了一位急诊病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很难扪及,病人仅仅能用微弱的声音诉说胸痛,值班医生立即做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病人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就是号角,时间就是生命。王学胜听到汇报后,立即安排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室准备,病人术前抽血,服药,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病人上台冠脉造影一看果然是心肌梗塞,维系生命的一条最主要的血管——冠状动脉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必须立即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经王学胜等人全力抢救,病人1小时内重新开通了生命线,生命得到了新生。望着安详睡着的病人,王学胜欣慰的笑了,脱下了几十斤重的铅衣以及被汗水湿透的手术衣,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学胜用自己的品格、技术、服务获得了同事、病人的赞许,收到了无数的感谢信、锦旗和匾牌,许多外地病人慕名前来就医。王学胜也渐渐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心血管内科专家、铜仁市心内科学科带头人。他带领着他的团队,用平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知识积累,用对自己精湛技术的自信慷慨而战,拯救无数病人的生命。
三、创新管理、带好队伍
从一个学科研究、临床业务带头人,到一位领导整个心内科共同前进的管理型人才,王学胜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一树开花不是春,万树开花春满园。为提高科室的综合实力,积极创新管理模式,作为科室主任的他注重把人才培养和创新管理作为科室重点发展目标。为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每年都推荐选派科室医疗及护理人员轮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并要求他们学有所求,学有所用,拿来即用。同时还坚持走“请进来”路子,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会诊、手术、授课,有效地提高了科室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努力,他所在的心内医院人才结构最合理,硕士研究生最多的科室,他还采取全员参与管理的模式,将科室职责分工并将其交给合适的人员来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人员的特长和积极性,每人分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形成了较完善的科内管理模式,使心内科在“三乙”、“三甲”医院创建中均被评为先进集体,并把心血管内科打造成了院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实现了科室服务态度、医疗水平、医护质量的全面提升,创造了科内连续10多年无医疗纠纷、无医疗事故的纪录。
如今,心内科医院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病人慕名前来就医。科室连续数年被评为全院“先进集体”和“医德医风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科主任”,年在全院职工公投中,王学胜以高票被评为全院“我最喜爱的科主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借对精湛医术和服务人民的执着追求,王学胜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心血管内科专家、铜仁市心内科学科带头人。他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3篇为核心期刊,获铜仁地区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三次,其中,《卡维地洛、缬沙坦及地区科学其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获年铜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我市多项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空白。还承担贵州省科研课题1项,成为贵州省心血管病学会常委。
面对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王学胜谦虚地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将把所有的成绩和荣誉作为永恒的动力,更加勤奋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殷切期望,做一名人民放心的健康卫士。”
主编:张永宏杨井岗
副主编:伍湘林
编辑:任平波唐松蕾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