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心梗,先要自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脏病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人群日益庞大,加上肥胖,这些是引起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我国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许多患者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死亡,在发生胸痛时该如何自救呢?
病人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是有部分前兆的,如发病前数日自觉乏力、劳累感加重,胸部不适,憋闷感,气急、心悸、烦躁等活动后症状加重,甚至间断性的胸痛发生,也就是心绞痛发作,一般在心梗前24小时发作频繁,每次胸痛的持续时间不长,可有反复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当心绞痛发作时间延长,病人出现持续性胸痛,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多于清晨出现,疼痛部位是左胸部、胸骨后、剑突下,可放射至背部、左侧口腔内的牙齿、左肩部、左手手指,左上肢酸胀感,伴有面色苍白,全身大汗,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重症者伴有频死感。少数患者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这多发生在年龄偏小的病人身上。胃肠道症状会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相当危险的疾病,在发病后的头几个小时内病死率很高,大约2/3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因此,恰当地就地急救,尽快地将医院,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1、首先让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意走动、用力、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实验证明活动时的心肌耗氧量是安静平卧时的4倍。
2、尽早、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其病人的目前情况,以便救护人员准备必要的抢救设备。
3、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1~3片,每片相隔3~5分钟,最多不要超过3片。
4、有条件的要测血压并记录每分钟心脏跳动的速率和节律,以供医生赶到时做参考。
5、家人立即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深呼吸均可;做吞咽动作。
6、在医生到来之前,患者身边不能离开人,以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突然面色发绀、抽搐,大叫一声,口吐白沫,意识不清,呼吸微弱而停止,瞳孔散大,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了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导致心跳骤停。家人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胸骨中间部位,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救援到来。
7、在医生到来之前决不能忙于搬运,翻身活动、搬运不当等都有可能造成患者早期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这是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首要原因。而应该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肢体活动,不要让病人说话,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8、急救医生到达后,请听从急救人员指挥,安全送到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2不要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救治,应争分夺秒。心肌梗死是因为心脏的供血血管被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积极治疗后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如果推迟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但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因此,提高大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普及是相当有必要的。
3正确服用药物救治心梗
只要是急性心梗患者来诊,医生都会让嚼服三片mg的阿司匹林和4-8片75mg的氯吡格雷或2片90mg替格瑞洛,有些家属不理解,这样,医生和护士常常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解释,所以还是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
急性心梗时,机体血液系统功能也出现变化,如血小板呈现高度聚集现象,而其功能亦发生异常,其血栓素A2的含量明显增加。血小板被激活后,血栓的终末产物如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凝血功能增强,最终加速血栓形成过程。而“双抗”治疗,即mg阿司匹林和-mg氯吡格雷或mg替格瑞洛的嚼服是从不同的作用点阻止血小板凝集,减缓血栓形成速度。此时超于平日用量的负荷剂量,可以快速改善血液粘稠状态,而嚼碎服用可以帮助药物吸收、快速发挥效力。
在此,需要提醒大家,剧烈胸痛的原因很多,除了心绞痛、心肌梗死外,主动脉夹层、食道破裂、自发性气胸、肺梗死、甚至胃痛(胃部疾病也可以表现为胸痛)等均可表现为突发胸痛。仅凭胸痛的症状,即便是专科医生也常常难以明确判定其原因。如果认为剧烈胸痛就是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这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胸痛症状不是心绞痛,而是胃痛、食道破裂、主动脉夹层等疾病所致,服用阿司匹林是有害的,会加重病情,所以在确认是心绞痛、心肌梗死之前不宜冒然服用阿司匹林。
4心梗预防大于治疗
一级预防又叫病因预防,是预防冠心病发生的根本预防措施,是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针对形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采取干预措施而进行的预防。一级预防必须从幼年开始,其预防内容包括:
①控制血压。
②合理饮食结构及热量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血脂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
③戒烟。
④积极治疗糖尿病。
⑤饮用硬水。软水地区需补钙、镁。
⑥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及过分激动。
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人可根据自己本人的特点选择一至两项有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坚持长期锻炼下去。
二级预防指已患有冠心病者,控制其发展和防止并发症,使其更好地康复。二级预防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只有做到三早才能使冠心病后遗症减到最小程度。一级预防的所有措施,对于二级预防都十分重要。同时应避免冠心病发作的诱因,如饱餐、大量饮酒、过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突然的寒冷刺激等,并定期接受预防性体格检查。在上述方法效果不满意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扩冠脉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防止冠心病的发作与发展。一旦有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如严重的心绞痛,应严格卧床休息,立即用扩冠药物,最好就地治疗,待情况医院。这样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长期小剂量服用阿斯匹林,能有效地防止血小板凝聚状态,从而预防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5发现心梗,即开始康复治疗
从发现患者心梗即开始康复治疗,包括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治疗及康复延续整个生命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1、阶段1住院阶段,此阶段主要是临床必要的治疗包括药物及支架或搭桥等治疗,同时还包括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导,使患者能够接受及适应此种状态,同时使患者认可心脏康复需要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个人参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做好宣教患者家属或照料者要出院后对患者的康复措施进行监督及督促;
2、阶段2为出院后家属或照料者监督下的早期恢复阶段,此阶段是需要患者及家属或照料者的共同参与,以便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保证患者在此阶段训练的安全;
3、阶段3为在家无监督的恢复阶段。经过阶段2后,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药物治疗很熟悉,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饮食的选择及运动程度及幅度的把控已经相对熟练,患者此阶段需要坚持并微做调整即可,当然此阶段患者家属仍要白癜风慈善基金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