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心梗的高发时间之一就是冬季的早晨,为什么心梗偏爱在这个时间发病?
此时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血管内的斑块承受了相当大的冲击力,此时的交感神经活性也是一天中的最高点,而且是从熟睡状态进入到早晨特别忙碌的状态,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经过一夜的不进食,不进水,血液也变得相当的粘稠,因此成为心梗的魔鬼时间!
早起后几个行为最易导致心梗!
1、起床
我们平时蹲久了,猛地站起来都会头晕,这是因为人体由抑制状态转入兴奋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早起立即起身穿衣,也容易出现这种状况,特别是中老年人或者高血压的人群,容易引发心梗。
2、排便
早上起床后,进行排便,是一件有益健康的事情,然而高血压及老年人要注意不要用力排便,因为突然用力,会让血压飙升,也会引发心脑血管的意外。
并且有心脏患者的老人,在大便时屏气用力,会在瞬间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肌梗死、急性心脏衰竭等。
3、晨练
现在是冬天,早上气温低,晨练时,切忌不要做剧烈运动,也不要晨练过早。因为冠状动脉遇冷易收缩、痉挛,造成血管闭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加上季节变化时,很多老年人身体适应能力差,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且心脏不好的人,剧烈运动时用力过猛也会导致心梗。
4、吃早餐
早起不要立即进食,尤其是一些消化难的食物,易导致消化不良。
且吃早餐时,切忌不要暴饮暴食,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
若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医院检查心梗了。
三类人应及早检查,以防心梗
1、抽烟人群
抽烟与心肌梗死之间有强烈的关联性,对于青年男性来说,吸烟人群可增加7倍的心梗风险。
尼古丁可引起人体多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肺癌等,而心梗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动脉粥样板块发生破裂。
2、“三高”人群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危因素。研究显示,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较正常人高两倍。经常吃含油脂高的食物,容易导致高脂血症,使动脉越来越狭窄,发生心肌梗死。
3、长期熬夜人群
熬夜猝死的新闻经常发生,这些多半是因为心梗导致的,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为高负荷状态,血管收缩和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熬夜者可能会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如何预防心梗
一、补充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活中多增加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相关实验证明,饮食中omega-3脂肪酸摄入过少、omega-6摄入脂肪酸过多,两者失衡是诱发、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心脏病患者,每日摄入1克Omega-3。如果,曾经发生过心肌梗塞,那么按处方剂量摄入Omega-3,有助于保护心脏。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幸存者提高身体Omega-3水平,心肌梗塞复发的几率更低,心脏病死亡人数更少。
来源:有机苏子油,有机亚麻籽油。其中,有机苏子油是目前世界上所知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食物,omega-3的含量可以达到65%以上。
二、常运动
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提高了,心脏的供血能力比较强,进而起到养心的效果。
一个动作,转手腕,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
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下,再由外往内转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三、喝好三杯“救命水”
第一杯,早晨起床后,喝一小杯温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第二杯,睡前半小时,喝小半杯水,能稀释血液,预防心梗和血栓;
第三杯,深夜醒来时,少喝一口水,能增加身体水分,保护心脏。
四、控制情绪
悲伤是心脏的大敌,心情抑郁会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
更有研究显示,悲观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是乐观患者的2倍。
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多欢笑,少忧愁,减少让自己生病的机会!
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fz/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