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早春时节,天气晴朗,暖风轻拂,一波气温高升,仿佛直接从冬季过渡到了夏季。但最新天气预报显示,洛阳的气温将“断崖式”下跌;将全程体验“从夏穿越回冬”。
“倒春寒”易引发心肌梗死春季“倒春寒”时有发生。这时,患有心脏病的人应特别当心。人体受寒冷刺激,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增多,使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如果心血管收缩严重,则使血管腔阻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有资料表明,67%的心肌梗死发病与早春寒冷有关。
倒春寒——最容易倒下的时期“倒春寒”的到来,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1心梗、脑梗迎来高峰专家介绍,每年春季“倒春寒”时节,急性心梗、冠心病、脑梗塞、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率都会迎来一个高峰。
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热平衡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出现意外。如未及时注意,心血管病风险并不比寒冬小。
2感冒、肺炎也高于平时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会随“倒春寒”出现。由于气温忽高忽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肺炎等传染病流行。
资料表明,在“倒春寒”的时节,感冒、肺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也远高于其他季节。
3关节炎更容易“就犯”春暖花开,很多人便脱掉秋裤,穿上短袖,甚至一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子。
但人体的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因此,在倒春寒时期,关节炎疾病也最容易“就犯”。
所以医生们说,倒春寒——最容易倒下的时期!
倒春寒——保心攻略1.按医嘱服好药在冷热气流频繁交锋的“倒春寒”,心脏病患者或是出现心绞痛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例如具有改善缺血、保护血管的麝香保心丸等,并在家中备好心脏急救药,在发生心绞痛时及时服药,缓解症状。
2.出门需带好必备物品冷空气的刺激,同样可以引起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使心肌缺血而致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口罩、手套绝对是外出必备品。麝香保心丸能快速扩张冠状动脉,因此也是老年人出门时的必备物品。
3.注意营造温暖小环境在寒潮来袭时,可以适当开空调,将室温控制在16~20℃,暖和的小环境有益舒缓血管对寒冷的“紧张情绪”。但同时也要注意时常开窗,使室内阳光充足,保持空气流通新鲜,这对预防心脏病发作也有裨益。另外,睡眠时被子应盖得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宜。
4.适当运动循环好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或郊游览胜,或登高踏青,或练拳做操,或散步慢跑,或踢毽子,或放风筝等,这些活动,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又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体质。
倒春寒——不易生病4个绝招1.凉水洗鼻子不少人喜欢用冷水洗脸来提高御寒的能力。其实,在洗脸的同时,用一捧凉水捧到鼻子上,先给鼻子降降温,让鼻腔适应较低的温度,就不容易感冒了。
2.开窗换气室内空气常保新鲜、流通是预防感冒的好方法。但换气切忌开窗直吹,最好是打开气窗保证屋内上方的空气对流。
3.盐水漱嗓子每天早晚各用淡盐水漱口1次,可杀死口腔内的致病菌。
4.不能乱穿衣这两天感冒高潮的始作俑者就是春天多变的天气。春季气候的特点就是干燥、温差大。但天一暖和,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脱去冬装,想尽快轻松一下。殊不知,户外每一次刮起风来,气温就会比无风时低两三度。薄薄的春装根本抵挡不住这种变化。
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孙艳玲提醒:心脏疾病无小事,如果出现心脏不舒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避免延误病情。精准评估、科学应对医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指导心内科在急症为王的时代,及早布局心血管急症、重症、慢症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目前,医院心内科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先后取得了河南省卫健委颁发的区域中医心病专科诊疗中心、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成立了心功能中心,五大硬核支撑,使心内科在急症上中西结合疗效更佳,慢症管理上中西结合相得益彰!
医院8楼心血管一病区健康-;;
科室-;;科室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s/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