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饮食 >> 正文 >> 正文

心肌梗死的4种表现,你中招了吗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18-9-5

上篇文章为大家讲述了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有疼痛、胃肠道症状、以及低血压和休克等,今天将继续为您讲述心肌梗死的表现,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由于老年人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左心室,所以急性左心衰竭者较多。

急性左心衰竭一般在发病最初数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由心肌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为20%~48%。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肺水肿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

右心室心肌梗死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此时心排出量显著减少、血压降低,但肺部罗音和呼吸困难反而不明显。

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根据临床上有无心力衰竭及其程度,常按Killip分级法分为4级。

第Ⅰ级:

左心衰竭代偿阶段,无心力衰竭征象,但肺楔嵌压(PCWP)可升高。

第Ⅱ级:

轻至中度左心衰竭,肺罗音的范围小于肺野的50%。

第Ⅲ级:

重度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肺罗音的范围大于两肺野的50%。

第Ⅳ级:

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程度或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重度左心衰竭或肺水肿与心源性休克同样是左心室排血功能障碍所引起。

在血流动力学上,肺水肿是以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及左房压与肺楔嵌压的增高为主,而在休克则心排正量和动脉压的降低更为突出,心排血指数比左心室衰竭时更低。因此,心源性休克较左心衰竭更严重。此外,两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合并存在。

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者为90%~%,在发病后24小时至三天内最多见。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冲动发放功能低下和传导系统的障碍。

老年人的传导系统本身都有程度不同的器质性改变,这是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因。

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其重要性在于能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如室性过早搏动频发(5次/min)、成对或连续出现、多源性、落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R-on-T),则常为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先兆。

半数以上心室颤动的患者有以上“先兆性”室性过早搏动,但“先兆性”室性过早搏动不一定引发心室颤动;反之,心室颤动也常出现在无“先兆性”室性过早搏动的患者。

此外,舒张晚期室性过早搏动落存P波上(R-on-P),在急性期也具有危险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发生率为10%~46%,常出现于梗死的起始24小时内,频率55~次/min。

常开始于窦性心动过缓或过早搏动长间歇后的室性逸搏,或一个舒张晚期出现的室性过早搏动,可在3~30个心搏后自然终止,或与窦性心律交替,或在基本节律加快后消失。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一般不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

溶栓治疗成功的病例常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严重者可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会影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膈面)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其阻滞部位多在房室束以上处,预后较好。

前壁心肌梗死而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时,往往是多个束支同时发生传导阻滞的结果,其阻滞部位在房室束以下处,且常伴有休克或心力衰竭,预后较差。

意识障碍

症状

突然出现的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可占所有症状的第3位。

可能是老年人原有冠状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严重,一旦由于某种诱因出现重要脏器供血不足时,首先表现为脑缺血的症候。

也可能与脑组织对循环障碍的耐受性下降或发生了小块脑梗死有关,其他可能原因有阵发性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猝死

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可表现为猝死,发病即为心室颤动,经心肺复苏之后证实为本病。

猝死发病年龄高峰在55~65岁,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以猝死作为临床首要症状者并不少见。因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律失常易导致室颤或心脏停搏,且心脏破裂亦较年轻者多见,而这两者都是猝死的直接原因。

往期回顾:

胃肠道不舒服?当心是心脏出问题了!

你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知多少?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征兆?这些症状要注意!

写在最后

如果您对我分享的内容感兴趣,请动动手指长按识别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s/4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