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又叫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液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
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过度疲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情绪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病毒性感冒
心肌炎早期很难与病毒性感冒区分开,一般建议,感冒时如果出现胸闷、气急、心悸、重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或是复诊,不要耽误。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7、大出血休克
休克时血压过低,冠状动脉灌注量不足,加上大出血给机体一个很大的刺激,引起体内生物化学的改变,而诱发心肌梗塞。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所以提前预防很重要:
1、休息,一定要好好休息!
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容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感冒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可吃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如板蓝根,多吃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胸闷、气急、心悸、乏力时一定要就医!
心肌炎早期很难与病毒性感冒区分开,一般建议,感冒时如果出现胸闷、气急、心悸、重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或是复诊,不要耽误。时间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有些人以为感冒两周未愈才需要引起重视,但有些暴发性心肌炎病人,感冒三天后就可能出现症状,因此,患者还是要自己随时注意病情发展。
3、平时加强锻炼!
平时注意增强体质,多参加体育锻炼,少熬夜,增强机体抵抗力,不要过度劳累。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