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今年45岁,可是他却有8年的冠心病病史了。8年前一个冬季的早晨,他在解大便的时候突然出现剧烈的胸痛,当时痛得直冒冷汗,呼吸困难,医院,结果心电图检查发现他得了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化验发现他的血脂很高。一直到现在,黄先生还在纳闷,“我那次得病以前,身体一直很好,能吃能睡,还经常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就有一次体检说我血脂高一点,我当时没当一回事。”
分析黄先生的病情,寻找他突然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医生所能找到的唯一原因也只有“高脂血症”了。医生告诉黄先生,血脂异常包括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一个人可以只有其中一种血脂异常,也可以同时有两种或者三种血脂异常。但是一般情况下人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不痛不痒,能吃能睡,除非某一天突然患有急性胰腺炎,化验血时才知道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或者出现了明显的胸闷、胸痛症状,甚至有了心肌梗死或因为其他不舒服来看病,内科医生常规开化验检查单,结果发现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黄先生那次剧烈胸痛之前没有任何病痛,表面看起来还相当健康,却突然不声不响地得了要命的心肌梗死。因此,人们常常将高脂血症称为“无声的杀手”的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有一种叫做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血脂异常可从表面看出来。因为患者从小起病,全身体表多个部位特别是膝关节、肘关节可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黄色瘤”,如果从这“瘤”中取一小块样品检查,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瘤”中有大量的胆固醇结晶。这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非常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一般在30岁以前就会反复发生心肌梗死或者死于心肌梗死。因此,不能忽视血脂异常,特别是同时还存在其他不利的因素,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肥胖等。
科普一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又称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症。临床特点是高胆固醇血症、特征性黄色瘤、早发心血管疾病和阳性家族史。FH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遗传性高脂血症,也是脂质代谢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可导致各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出现,是冠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人群发生比例为1:,其特征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常常超过61毫摩尔/升,伴肌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病因是由于肝脏表面特异性的LDI-受体数目减少或缺乏,导致肝脏对血循环中LDL-胆固醇的清除能力下降,进而引起血循环中LDL-胆固醇的水平升高。根据I-DL受体的数目,分为两种类型: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黄先生为什么一不吸烟,二没有高血压,三没有糖尿病,体重正常,还得了要命的心肌梗死呢?后来才知道有高脂血症。为什么一个高脂血症就这么厉害呢?黄先生多次向医生提出这个问题。
医生没有直接回答黄先生的问题,而是讲了一个现象:“兔子是专门吃草的动物,它们几乎不会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不会发生心肌梗死。”“为什么呢?”陪同黄先生来看病的儿子好奇地问。“因为吃草的兔子,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很低。但是,如果人有意给兔子喂含胆固醇高的饲料,要不了几个星期,就会发现兔子的动脉壁上长了很多突出表面的,像小米稀饭一样的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它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增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有位全世界非常有名的心脏病学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可见,高胆固醇是冠心病的元凶。”
医生还告诉黄先生,心脏就像一个“泵”,不过是一个血液“泵”,专门负责把血液从心脏打出去,向全身供血供氧,但是它本身也需要血液、氧气的营养。向心脏输送血液、氧气的管道叫做冠状动脉,有三大主要分支,分别称为左前降支、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如果主要冠状动脉的任何一个分支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明显狭窄或者粥样斑块破裂,继而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就会引起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如心绞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yf/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