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非为入九重供御览之梅图
世传杨补之①画梅,得繁花如簇之妙,宋微宗御题曰“村梅”。丁野堂②画梅,而得孤枝劲削之态,理宗见而爱之,谓近臣曰,丁野堂之笔秀淡雅洁,如瘦鹤不群③。故野堂有“江路野梅”之对④。二老画梅得两朝宸赏⑤,而品目之⑥,千古艺林传为美谈。今予亦作横斜疏影之态,居然⑦不疏不密之间,何由入九重而供御览也⑧?画毕戏言,可发⑨观者一笑。曲江外史画并记。
●金农·仿杨补之瘦梅图
画梅须有风格,风格宜瘦不在肥耳,杨补之①为华光和尚②入室弟子,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③人作近玩也。客窗④仿拟,以寄胜流⑤。稽留山民画记。
●金农·与汪高二友相较之梅图
画梅之妙在广陵①,得二友焉②,汪巢林③画繁枝,高西唐④画疏枝,皆是世上不食烟火人。予画此幅,居然⑤不疏不繁之间,观者拟⑥我丁野堂⑦一流,俨如⑧在江路酸香中也。乾隆辛巳十月稽留山民漫题于惜耶之庐。
●金农·示诸弟子图
宋释氏泽禅师①善画梅,尝云,用心四十年,才能作花圈少②圆耳。元赵子固③亦云,浓墨点椒④大是难事。可见古人不苟⑤,败煤秃管⑥,岂肯轻易落笔于纸上耶?余画梅率意⑦为之,每当一圈一点,深领此语之妙。以示⑧吾门诸弟子也。乾隆二十五年四月朔⑨日七十四翁金农记。
●金农·空香沾手图
稽留山民写此江梅小幅。
●金农·对梅饮酒图
停琴举酒杯,笑对梅花饮。金吉金
●金农·雪后梅花图
梅花得意羡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金农·水边林下梅图
水边林下,一株两株。瘦影看来有若无。白白朱朱,数不尽,是花须。
●金农·嫣然墙角
最是嫣然墙角里,春风吹透一枝横。
●金农·绯梅图
●金农·杜甫诗意·半笑梅图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金农·寄与径山林道人瘦梅图
山僧送米,乞我墨池游戏;极瘦梅花,画里酸香香扑鼻。松下寄,寄到冷清清地,定笑约溪翁三五,看罢汲泉斗茶器
●金农·红绿梅花图
吾乡龚御史田居先生①家有辛贡②粉梅,丁处士钝丁③家有王冕④红梅,皆元时高流⑤妙笔。余用二老之笔法,画于一幅中,白白朱朱,恍然置身在水边林下也。寂寂冷香,伊谁闻之?敬堂先生⑥大雅清赏。
●金农·玉壶春色图
田居先生①为吾乡前辈,旧为监察御史,每得名迹,必招赏于清池白石间。其藏元至大②辛少府贡③粉梅矮卷,繁枝密萼④,花光迷离,恍如晓雪之方开也。先生最爱余小诗,索题纸尾者三⑤,忽忽五十年情事矣。先生逝后,宅属他人,画亦遂失,今凝想写之玉壶⑥春色,仿佛江路野桥二月⑦也。荐举博学宏词⑧杭郡金农并记,时年七十又五。
●金农·梅影春风图
横斜梅影古墙西,八九分花开已齐。
偏是东风多狡狯①,乱吹乱落乱沾泥。
●金农·野梅图
野梅瘦得影如无,多谢山僧分一株。
此刻闭门忙不了,酸香①咽罢数花须。
金农(—),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杭州)人,布衣终身。好游历。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诗文书法,精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金农自画像
搜:历代
牌匾
书法有法
所谓大师
点将
王羲之
名家人
黄秋园
黄宾虹
齐白石
李可染
张大千
扇面……还可回复任何词查看哦!
左下“阅读原文”看往期·右上“分享朋友圈”转发
谁集的王羲之行草《千字文》?我想请他吃饭!吴冠中:雨是江南衣
天下第一行书,这些事你一定没听过
毛泽东最郁闷的一幅字
真正的书写注定孤独……
国画大师画自己,看谁更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