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心血管专科较为重要的知识体系之一,也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心电图,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那么,该如何快速精进心电图与Wellens综合征?
心电图基础一、正常心电传导的路径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
心电传导的路径
心电图各个波都是代表什么意思,作为基层医生这个务必要懂。
心电图各波段显示P波
心房除极
PR段
心电在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传导
PR期间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
QRS波群
心室除极
ST段
心室缓慢复极
T波
心室快速复极
Q-T间期
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
U波
产生机制不清,可能与心室舒张有关
二、正常心电图
P-QRS-T正常且规律,心率在60-次/分(P-P/R-R间期在3-5大格之间),P-R间期在0.12-0.20秒的范围内,QRS波时间在0.06-0.10秒的范围内(这两个数值一定要记得)
无任何异位心电活动,心电图如下:
正常心电图
谈到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容易遭受的心源性猝死,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遗传性心律失常,但其实从发病率上来说,冠心病要远远高于遗传性心律失常。
毋庸置疑,冠心病绝对稳坐猝死的头把交椅。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引起的交感风暴是冠心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绞痛、心梗、缺血性心肌病都属于冠心病的范畴,其中最严重的类型,当属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所致,需要短时间内开通闭塞的冠脉,挽救缺血的心肌,避免发生大面积的心肌坏死。
ST段抬高的心电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的危险,几乎全部写在了ST段上,看到那抬高的ST段,就要知道,得紧张起来了。
但有一些疾病,比较狡猾,凶险却善于伪装,没有清晰的警示,在“不经意间”给人致命的一击!Wellens综合征就是这样。
但是,别被他骗了,Wellens综合征的心电图不仅仅有ST段抬高。没有ST段抬高,只有不那么引人注目的T波双向或倒置,静息时心电图异常,胸痛时心电图反而“恢复正常”,胸痛反复,但心肌酶却只轻度升高。
以上这些,都是Wellens综合征迷惑和狡猾之处。并且,一旦漏诊或错过,其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前降支近段的完全闭塞,造成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梗、恶性致命性心律失常、交感风暴甚至心源性猝死等严重的临床后果。
Wellens综合征年Wellens博士发现并提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后,心电图胸前导联可以出现持续的特征性T波改变及演变,提示左前降支的近端严重狭窄(50%)。
嗣后,人们将其命为心电图Wellens综合征(WellensSyndrome),又称左前降支T波综合征(LADcoronaryT-wavesyndrome)。
一、临床及心电图表现
临床特点:发生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后,心肌损伤标记物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前壁运动减弱,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端狭窄50%。
二、心电图表现
①特征性T波改变:主要出现在V2、V3导联(少数可扩延至V1、V4~V6导联),T波可呈双支对称性深倒置,还可呈T波正负双向;
②无病理性Q波及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
③无明显ST段偏移;
④特征性T波的演变:患者心绞痛再发作时,已存在的T波倒置可能程度加深、伪正常化,或因进展为急性心梗而出现ST段显著抬高;如患者不再发生心绞痛,则T波改变的程度逐渐减轻,直到恢复直立,上述演变过程可以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如下图)
鉴别诊断:
①不伴上述特征性T波改变的不稳定心绞痛:胸痛常伴ST段下移或抬高及T波倒置,而且心电图ST-T段改变常随心肌缺血的改善而迅速恢复;
②非Q波或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这些患者有心肌标记物的升高和心电图多个导联ST段普遍下移;
③引起T波改变的其它疾病:肺梗塞、心肌炎、心包炎、神经系统疾病、洋地黄效应等,根据临床情况及心电图特点不难鉴别。
三、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多数学者认为,左室前壁心肌严重缺血时,可引起上述特征性T波改变,而T波的演变则反映了缺血区顿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
随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渐变浅,室壁运动障碍亦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
上述胸前导联孤立的T波改变,提示患者左前降支严重狭窄,属于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易进展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应尽早行冠脉介入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这类患者应禁忌做运动试验及其他心脏负荷试验。
END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让小阶更有动力!读者推荐
1、原来父母眼中的好工作竟是这样的?这个职业真的太不容易2、消化内科的实习医生看过来!胃部疾病的6大症状和13个用药治疗方案3、免费送VIP吃小龙虾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如何来预防?
医阶APP是一款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专业医学知识的音频平台,临床、病历、指南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