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前兆 >> 正文 >>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夺命快枪手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17-8-8

电视剧上经常有这样的画面:年近古稀的老人受了刺激,情绪激动,之后忽然间面容痛苦、手捂胸口、牙关紧闭,胸部剧烈疼痛,甚至无法站立,继而倒地不起……这些基本上表现出了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的状态。而编剧们之所以总是选用心肌梗死作为电视剧角色突然离世的病因,大概也是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心肌梗死起病骤急,且一旦延误救治就很有可能酿成悲剧。

从“真心痛”说起:心梗的前世今生

《内经》曾经对心梗的严重后果作出过如实记录。《灵枢·厥病》记载:“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文字读来真是细思极恐!“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真心痛”就是对心肌梗死的最早描述。可见,心梗发作的时候确实是真心痛啊!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最先对该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称之为“胸痹”,并且记载了“喘息、咳唾、胸背痛”“心痛彻背”“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肋下逆抢心”等一系列心梗的典型症状。

西医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的定义十分明确,即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临床上通常更多地应用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ACS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指导早期治疗方案。

在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万人发病,大约每20秒就会发生一例,其中又有45万人会发生再次MI。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

危险信号:小心脏报警了你却听不见?

无论是何种ACS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也就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板块破裂、糜烂或溃疡,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等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心肌供养减少。

虽然心梗起病急骤,但并不是没有先兆和诱因的,只是太容易被人忽略。在急性发病前,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数日的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心绞痛发作时较以往频繁、性质剧烈、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大约有二分之一的AMI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创伤、情绪波动、急性失血、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主动脉瓣狭窄、发热、心动过速等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原因等。

前文提到,冠状动脉硬化是ACS发病的基础,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高危人群也应当警惕心肌梗死的发作。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遗传因素、体力活动减少、年龄和性别(男性多见)等;

救治心梗:时间就是生命!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也飞速发展。救治手段相对多样的同时,医生学者们也越来越多地重视到在心梗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的重要原则。

遗憾之处在于,在我国的心梗救治过程中,院前急救往往是延误最久的环节。患者的大意、家属的疏漏、社区条件不完善、院前到院内的对接延误等一系列因素让白衣天使们爱莫能助。

因此,心梗救治其实是心惊肉跳且争分夺秒的。每一分每一秒的进步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不能依靠院内救治单一环节的完善。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战胜疾病的勇气,每个人都应当为心梗救治贡献一份力量,哪怕是普及心梗常识,哪怕是避让救护车辆,您说呢?

胸痛中心: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代言

什么是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了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胸痛中心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传统住院救治方案相比,胸痛中心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可以对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而医疗费用只有传统方法的20%和50%。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