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
二、慢性病种类有哪些?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三、如何预防慢性病?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保持心情舒畅:做到不急不躁,心平气和,有助于预防跟降低高血压;
(2)改善膳食结构:每天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的饮食;
(3)控制体重:可做适量运动,如跑步、游泳、爬山等,应长期坚持使其维持在理想体重范围。
(4)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俗称,其基本病变是供血心脏血氧的冠状动脉发生内膜增厚,脂肪沉积和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官腔边窄,影响心肌血氧供应,产生一系列心脏病变,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心肌梗塞等。
如何预防冠心病?
(1)不吸烟。
(2)保持血压正常稳定,理想血压是/80mmHg。
(3)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4)避免精神紧张
(5)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6)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何预防中风?
(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
(3)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4)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5)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应自我控制和避免。(6)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7)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应忌烟,少酒,每日饮酒不应超过毫升(白酒)。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8)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能促进胆固醇分解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并能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9)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体重减轻)。
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2)病毒感染;
(3)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4)神经因素;
(5)其他因素如化学毒物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经常锻炼,避免高脂肪饮食。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戒酒戒烟,吃饭不要太快,改掉暴饮暴食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3)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
(4)及早治疗各类炎症以及病毒感染。
肿瘤是怎么回事?
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肿瘤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引起肿瘤的主要原因。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癌症?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癌症死亡的有效方法。
当身体出现下列症状或体征时,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异常肿块,溃疡不愈,痣疣增大,痰血呛咳,食欲减退、上腹闷胀,大便出血、习惯改变,无痛血尿、排尿不畅,鼻塞鼻血、声嘶头痛,白带增多、异常出血,食滞胸闷。
预防癌症的方法有哪些?
(1)要增强自我保健责任感,定时体检。
(2)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经常锻炼。
(3)改善周围环境,努力消除或避免致癌因素。
(4)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慢性病虽是“时代病”,很大程度上更是“生活方式病”,与个人日常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要遏制慢性病,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我们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不吸烟、不过量饮酒、适量体育锻炼、少乘车少乘电梯多走路、荤素搭配均衡饮食、远离高热量高盐高脂食物,保持合理体重,保持平常心态,都是让慢性疾病远离的有效做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