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安部刑侦局(ID:CIDMPS)
近期,不少市民接到诈骗电话,骗子冒充相关部门,以“您的社保卡异常”、“您的社保卡在异地被盗刷”或“您的社保卡被暂停使用”等名义,要求市民通过提供个人信息或直接转账,不少人险些上当受骗。
骗术一:发送短信要求回拨电话骗子以领取社保补贴为名发送诈骗短信,诱惑参保人员拨打所谓“社保机构”的电话,骗子在解读一系列“社保政策”后,诱骗参保人员的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不要随便点击或拨打短信里的不明链接和电话。凡收到这类“好消息”,可随时拨打服务热线核实,或者也可以就近去社保服务中心现场问清楚。
骗术二:通知你社保账户被冻结以社会保障卡(医保卡)欠费被冻结为名,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等相关内容,引诱参保人员利用自动取款机进行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续缴保费只能通过官方窗口,或将保费存到参保人自已的银行帐户上,然后委托银行自动代扣代缴。
骗术三:用“优惠政策”做诱饵骗子冒充社保机构工作人员,以“优惠”的参保政策为名,通过电话诱骗参保人进行社保卡的优惠办理,通过去银行转账办理社保卡为名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办理社保卡需要本人携带相关材料前往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保部门不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社保卡的办理。
骗术四:伪造虚假文件骗子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伪造虚假文件向参保单位及个人发放,以社保基金帐户变更为名,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预交社保费。
防范提示:有关社保的新政策会由当地政府,收到类似要求转帐的文件或通知,应拨打服务热线核实,或就近向社保经办机构咨询,核对真假。
警方提示新版社保卡兼具银行金融功能,市民要提升安全意识,不要随意转借他人;接到有关社保卡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能透露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
以上介绍的这些都是骗子们花心思研究出来的行骗伎俩,市民如收到此类短信或电话,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核实,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受骗应及时到公安部门报案。
生活经28岁美女伴娘婚宴豪饮白酒身亡,谁来担责?(附视频)
从这段短视频中可以看出:
婚礼酒席上,一身着黑色套裙的年轻女子正举着酒杯,与身旁的一名男子对饮。
女子将一杯白酒喝下,男子则拿着一瓶白酒拼命喝。其间,旁边赴宴者不断大声“叫好”;直到黑衣女子疑似醉酒后不省人事,由两名男子搀扶着离开。随后,2名男子将黑衣女子搀扶上了酒店的行李车,推着她离开酒店。
网络上有传言,伴娘当晚喝了太多酒,送医院检查血液酒精浓度度。
医院急诊科何医生介绍,11日凌晨0点15分左右,几名年轻人搀医院,称女子快不行了,麻烦医生赶紧看看。“医院时已经失去了意识,没有了呼吸。”何医生告诉记者,经过40分钟的抢救,女患者被宣告死亡,原因是酒精中毒,导致呕吐物堵塞了呼吸道引发窒息死亡。
文昌城南派出所办案民警介绍,饮酒死亡的女子杨某今年28岁。据其朋友称,当天杨某是作为新娘的伴娘参加婚礼,婚宴期间喝了不少白酒。
杨某父亲事发当天凌晨1时许接到电话,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他告诉记者,女儿既然喝了这么多酒,周边的朋友应该劝劝少喝,而不是像视频中那样劝酒。
事发后,杨某家人对杨某的死因并未提出异议。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家人要求赔偿。目前此事仍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马文斌:
若认定当事女子系在婚宴中饮酒致酒精中毒身亡,则女子本人、婚宴召集者以及劝酒者均要承担对应的责任。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伴娘,要对自身负起主要责任;婚宴的召集者即新郎新娘,有义务保障参加婚礼宾客的安全,在此事件中要担负次要责任(一般宴会召集者的责任赔付比例占死亡赔偿总金额的百分之五左右)。若经调查,同桌男子有劝酒行为,特别是在女子已经表现出不胜酒力后仍强行劝酒,那么劝酒者也要担负责任(三者中最轻)。网友评论:
俊俊_俊:逞强。劝酒文化也是恶俗。深秋的中午:我一直是不理解拼酒能说明什么哭鼻子的唐三藏:可惜了,多么美丽的姑娘呀郑瑞-Kirry:真的,人家说不能喝就别劝Alan-伍: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其实喝了也照样看不起你饮酒猝死事件屡见不鲜,
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这主要是因为↓↓
1.酒席上的劝酒风俗
在酒席之上,全国各地都流行着劝酒这一风气,这是酒桌文化中最让人苦恼的一件事。
不喝酒,别人就叨叨不停,喝酒又坚持不下来。
在以往的一些悲剧中,有些就是酒桌文化的后果,完全不顾及被劝酒人的实际情况,只是一通劝酒,最后喝到天翻地覆。
2、酒桌上好面子
很多人喝酒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好面子,不理会自己的实际酒量,为了逞能,也得把酒喝完。
这种结果往往就是,自己喝得醉醺醺,有时连家在哪都不知道,甚至在马路上凑合一晚上,也不乏发生意外的。
3、情感发泄
在一个人失恋、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容易喝醉酒,很多人将这视为一个发泄的好办法。
这种方式是很不可取的,因为随着酒意的上升,往往会喝多,导致一些意外的发生。
喝酒导致猝死的原因↓↓第一种:可能是酒精中毒
醉酒在医学上成为“酒精中毒”,但酒精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酒精中毒可能会引发死亡,在很多情况下,国人酒精中毒死亡与糟糕的酒文化相关。
第二种:可能是脑出血
脑出血也是猝死的原因之一,每年全国约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但有1.3%的人是因为脑出血。
第三种:可能是呼吸不畅
很多人不注意醉酒人的睡觉问题,通常情况下,醉酒人的睡觉姿势千奇百怪,但是他们很容易让自己卡到脖子,从而导致呼吸不畅。
第四种:可能是心血管疾病
饮酒过量可能会引发心肌梗与急性脑溢血,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尝试酒精。
无论何时,大家一定要记住:1.不要过量饮酒,不要在患病吃药时饮酒,不要随便劝别人喝酒。
2.当一个人因喝酒出现意外时,组织者和劝酒者都需承担法律责任。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来!
(精选大事件)
年9月17日全面禁止杀伤性地雷公约签字,美国拒签
年9月17日美国科学家走出人造小地球
年9月17日白鹿洞书院首次发现清代试卷
年9月17日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年9月17日尼加拉瓜前总统索摩查被炸身亡
年9月17日波兰工人讨论筹建全波独立自治工会
年9月17日戴维营协议签署
年9月17日彭德怀黄克诚被免职
年9月17日杨虎城被杀害
年9月17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
年9月17日中共提出对待知识分子政策
年9月17日中共严明党纪反对腐化
年9月17日政治活动家杨度逝世
8年9月17日第一次飞机失事死亡事件发生
0年9月17日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法》
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年9月17日第一国际的一次重要会议——伦敦会议
对此各位亲们有何感触,欢迎在↓↓交流一下~~
四平微生活采编制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