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梗赛 >> 心肌梗前兆 >> 正文 >> 正文

他与敌军师长火车相遇,被叫去聊天还得30

来源:心肌梗赛 时间:2023/4/10
北京中医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414/8846371.html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这20人加在一起,可以说组成了开国将领的梦之队,每一位都智勇双全,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今天要聊的是十大将军中排第四的陈赓大将。要说军事成就,陈赓大将可能稍逊十大元帅,但是要论经历的丰富和传奇,即便在这20人的梦之队里,陈赓将军可是数一数二。

年,刚刚进入新世纪之交,中国是表面平静祥和,实则暗波汹涌。这一年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普通的村子里。

陈家不是普通的农家,陈赓的祖父乃是湘军的将领,曾经跟着曾国藩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衣锦还乡之后,尽管其子女都转而走上了读书求学的道路,但家里仍然留有尚武之风,因此陈赓算的上是将门之后。

周总理授予大将军衔

但在那个时候,陈家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小娃娃,日后会成为赫赫有名、威震全国的十大将军之一。

陈赓从小性格幽默,爱开玩笑,有他在的地方总是笑声一片,因此他深得周围人的喜爱。这看似不太正经的性格下面依附的却真正是一个爱国忧民、敢爱敢恨的有担当的灵魂。

13岁时,陈赓听说有部队招募新兵,他当时正在上高小,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的他心想机会来了,扔下手里的笔就跑去报名。募兵的人看着这个娃娃脸,一挥手:不招小娃娃,那是去打仗,不是去戏耍。

陈赓不服,从小由祖父教养的他,耳濡目染之下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当即耍了几套把式,募兵的一看还真不错,就真的让他过关了。陈赓就这样,第一次当上了兵。

陈赓全家福

没过几年,因为作战英勇无畏,又肯动脑子,陈赓很快被晋升成上士。然而这是一只旧式军阀的部队,陈赓在里面看到的只是混乱和腐败。

他深感厌恶,认识到想要报效国家,只是作为一介武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是远远不够的,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18岁时,陈赓心灰意冷之余转身进了铁路局当了一名普通的办事员。业余时间陈赓去湖南自修大学上课,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虽然没有名教授,但这湖南自修大学着实不是普通的学校,它由当时一批著名的进步人士所创办,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想。陈赓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一下他心中的那片空白就被填满了,这不就是他一直以来孜孜不倦想要追求的真理吗?

年,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最早期的党员之一,一名忠贞一世、矢志不渝的爱国将军的传奇就此拉开了序幕。

陈赓和毛主席

陈赓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跟蒋介石却有着亦敌亦师亦友的故事了。陈赓和蒋介石的渊源很深,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埔军校的时候。

因为组织上需要军事人才,陈赓报考了由程潜创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就在第二年,国民党创办著名的黄埔军官学校。陈赓一看黄埔军官学校的招生简章,一拍大腿,对同学们说:咱们考错学校了!

于是毅然退校,转而报考黄埔,成为了黄埔一期生。陈赓以前当过兵,立过战功,因此在陆军武校学生有着不小的威望。

之后陆军武校的学生纷纷效仿陈赓,转投黄埔,直接导致后来陆军武校和黄埔军校进行了合并,黄埔军校的校长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

蒋介石对此极其兴奋,在多个场合都大大夸赞了陈赓。这次合并大大充实了新生黄埔军校的实力,也为日后蒋校长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在黄埔军校求学时期,陈赓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他和蒋先云、贺衷寒,被并称为黄埔三杰。蒋介石作为校长,对这些优秀的学生自然也是另眼相看,青睐有加。

因此蒋介石和陈赓首先有着一层师生的情谊。这在当时的国共两党之间其实并不稀奇,周总理也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也教诲过很多后来担任国军高层的黄埔学员。

左起:黄永胜、陈赓、邓华、李克农、刘亚楼、赖传珠等在天安门

陈赓和蒋介石更深的渊源发生在北伐期间。因为袁世凯试图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孙中山联合各方力量开始北伐,以维护来之不易的民国。

当时的共产党虽然还不强大,但事关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也积极参与其中。陈赓响应号召,组织军校学生组成学生连参与其中。然而论枪杆子,当时国民党毕竟根基未稳,主要还得依赖当时林立的各路军阀武装。

蒋介石时任北伐总指挥,虽有民族大义和中山先生的威信在,但其实并不能有效指挥手下各路军阀部队,更不用说有些军阀本就是墙头草,心里没有主义,只有利益,随时准备见风使舵。

年10月,陈炯亮叛变,北伐军不得不分兵开始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亲任第一军军长和总指挥,当时年轻的陈赓被委任为学生连的连长。

后来惠州战役中陈赓率领学生连总是冲在最前线,其英勇的表现更是得到了蒋介石的嘉许,也就是这一战中,陈赓腿部受伤。蒋介石爱才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将陈赓调任总指挥部警卫连任连长。

东征军当时兵分两路,第一师主力军继续东进,指挥部则和第三师则沿着东北方向进军。没想到在华阳镇附近,第三师却遭遇了敌军的优势兵力。

第三师是刚收编的粤军,无论战斗意志还是装备都差强人意,跟敌军的精锐刚交火没多久便败下阵来,溃不成军。蒋介石不想第一师成为孤军被包夹,于是决定来到华阳亲自督战,希望能够激励士气,从而扭转败局。

但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过大,并且很多第三师的士兵早已丧失战斗意志,根本不听指挥,只顾四处逃命。很快,蒋介石所在的指挥部也被敌军包围。

看着自己周围四散逃命的部队,以及步步紧逼收缩包围圈的敌军,唯有陈赓还在率领警卫连浴血奋战,但终究兵力相差悬殊,只怕支撑不了多久。

支援部队迟迟不见踪影,此时陈赓见大势已去,于是进言蒋介石道:校长,是指挥部撤退的时候了!

蒋介石此时已经精疲力尽,自觉撤退也是无望:撤退?怎么撤?往哪里撤!我今日若跑了岂不是成了敌人的笑柄。我曾经教导你们不成功便成仁,今日就是蒋某人成仁之时,只求成为将来我军之楷模,不负黄埔之名!

说完,蒋介石抽出佩刀意欲自裁。幸亏陈赓眼疾手快,一把夺过刀,喝道:校长糊涂了!您是整个北伐军总指挥,如果仅仅因为一个第三师就放弃自己的责任呢?

蒋介石听了一时无言以对,他又何尝不想撤退,实在是觉得撤退无望,而且已经走不动了。

陈赓暗中察觉出蒋介石的心理,心里苦笑。这时,敌人的包围圈开始缩小,越来越逼近指挥部的所在。陈赓此时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不分青红皂白地背起蒋介石,带领指挥部的残留人员撒腿就跑,开始往包围圈外突围。

华阳周围的地形比较复杂,陈赓背着蒋介石,穿过小树林,越过草地,趟过泥河,一直跑到已经听不见枪声,这才停下来。暂时脱险后的蒋介石更加的信任陈赓,他派陈赓去向一师求援,最终得以在一师的解救下彻底突围。

这次东征最后终于获得了胜利,在庆功大会上,蒋介石对陈赓褒奖有加:这次东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有黄埔精神,也就是陈庚精神。陈赓救了我,也救了这次东征,我们要向陈赓学习!

然而后来蒋介石公开分裂国共同盟,陈赓和诸多我党同志也纷纷撤离。要说陈赓有没有后悔救过老蒋,笔者认为应该是没有的,因为当时救老蒋确实是对北伐的成功、对整个国家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共合作破裂后,我党深知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年,陈赓奉命前往天津,去组建一个新的地下组织,以满足我党日益增长的情报需求。此时正值国民党疯狂围剿我党之时,因此一切都要格外小心,以免暴露身份。

然而无巧不成书,陈赓在熙熙攘攘的月台上候车。好不容易火车进站,正要上车之际,陈赓突然看见相隔几个车厢的不远处有一群国军军官也在上车,其中有一个身影他颇为熟悉——时任国军某师师长的钱大钧。

这钱大均跟陈赓是旧识,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军军官。他毕业于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黄埔军校成立后便被调往担任中校级兵器学教官,因此可以说是陈赓的老师。

陈赓在黄埔期间,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钱大钧对他也是赞许有加。只不过后来立场不同,也就断了交往。

话说陈赓在月台见到了钱大钧,大吃一惊,心想在这里被认出来就完了。走向列车厢门的每一步,陈赓都在心里盘算对策:是走还是留?

如果放弃此次搭乘,那么天津的接头安排就要重新来过,在国民党的严格监视下。每多一次联络就多一分风险。

如果搭乘的话,列车上乘客甚多,形形色色,只要自己仔细小心,不要轻举妄动,料想钱大钧不会轻易发现自己。

仔细掂量了一番,等陈赓打定主意的时候,已经到了车厢门口。陈赓迈出了决定的一步,踏入了列车,却不知道,踏进列车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陈赓和妻子傅涯

此时的钱大均即将上任国军剿匪中路军的指挥官,很快就要率部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围剿,像陈赓这样的高级将领更是其重点目标,万一被逮捕,即使念旧情不对他严刑拷打。

钱大钧也很可能想方设法从他这里开始顺藤摸瓜获取根据地的情报,后果不堪设想。

陈赓更不知道的是在他发现钱大钧之前,钱大钧其实已经发现了他这个曾经的得意门生。

一旦上了车,任谁不都是瓮中之鳖?

陈赓上了车后,找了个远离钱大钧车厢的座位坐下。放下行李后,陈赓拉下帽子遮住脸,开始假装睡觉,时不时地还发出阵阵的鼾声。

列车启动一段时间后,没有异动。正当陈赓觉得一切妥当,打算一路睡到天津的时候,他的耳边传来一阵洪亮的声音,一听就是军人:陈先生您好!师长想请您过去坐坐叙叙旧,还请移步!

陈赓假装没听见,继续装睡。对方见状,提高了音量,又重复了一遍接到的命令:陈先生您好!师长想请您过去坐坐叙叙旧,还请移步!

钱大均

陈赓这才轻轻的睁开眼睛,是个年轻军官:什么陈先生啊!你弄错人了!我就是个做生意的,不姓陈!

年轻人有点诧异,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又不知道陈赓什么来路,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又悻悻的回去复命。

虽然见惯大风大浪,此时的陈赓还是非常的紧张,后背已经被汗浸湿。他的大脑开始飞速的运转,揣摩着自己的处境,思考应对的策略。

陈赓不确定钱大钧是否真的认出他来了,也不知道钱大钧到底掌握了多少关于他的情报。总之,不能让钱大均发觉他此行的目的,这是底线。

不一会儿,年轻军官又回来了:陈先生!我们师长说没有认错人,还是请您过去一坐!陈赓听了心里一塞,看来是被认准了。

陈赓心里还在盘算着一会儿如何应对,这个时候,钱大均竟然已经亲自来到了他的车厢,一把掀开陈赓脸上盖着的帽子:呐,陈赓,我怎么会认错人呢,去我那坐坐!

不由分说的拉起陈赓就走,就这样把陈赓带到了自己的车厢。

钱大均当然知道陈赓的身份,回到自己的车厢后,上来就说:瞧!活捉一名共党!

陈赓见状,马上启动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说辞,开始抵赖,说自己不受组织重用,早就安心当一名生意人了云云。

随即陈赓有意跟钱大钧开始聊起了黄埔往事,借此转移话题,触动钱大钧。这一聊,钱大钧果然感慨万千,当面感谢陈赓曾经在东征时救过蒋介石。

原来当初应该及时支援蒋介石的,正是钱大钧的部队。然而因为遭遇了阻击,钱大钧的部队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及时到达,气的蒋介石直骂娘,幸亏有当时陈赓背着蒋介石跑出重围,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当时我是警卫连长,这是职责所在。钱老师不必谢我!陈赓表面说着客套话,实际已经暗暗有了把握,目前为止,钱大钧真的只是在叙旧,并没有真的要逮捕他的意思。

但是夜长梦多,陈赓开始寻找逃脱的机会。

正在此时,列车恰好驶达徐州站,陈赓一看机不可失,马上起身:钱老师,我要在这里下车了。咱们来日方长,有机会再叙!

陈赓自然不是真的要在徐州下车,他必须按照计划到达天津。于是他在下车的人群里兜兜转转几圈后,又钻进了另一个车厢。这个车厢离钱大钧的车厢非常远。

陈赓自以为已经成功摆脱钱大钧,没想到上车后没多久,那个年轻军官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还是一样的命令,邀请他去叙旧。陈赓无奈,只能跟随着又来到了钱大钧面前。

钱大钧一见到陈赓:我还不知道你?你就别在我跟前搞鬼了。你要是真不干共产党了,就不是陈赓了。你是不会改变的!

原来,陈赓下车后,钱大钧就派人一直跟着,陈赓那些小动作都在钱大钧的眼里。

就当陈赓开始绝望,觉得这次自己必然要被捕的时候,钱大钧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就放心坐车吧,我不会抓你的,我真的只是想跟你叙叙旧。也不知道以后这样的机会还有没有!

接着钱大钧又告诉陈赓,蒋介石对他非常在意,要是他被蒋介石抓住了,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就放过他了。

陈赓此时有点小小的感慨,钱大钧是什么人他很清楚:我相信你!

于是就这样,陈赓和钱大钧一直坐到了天津,期间两人畅所欲言,过去黄埔的种种经历都历历在目,好不畅快。

等到了天津,陈赓表示真的到站了。钱大钧果然没有食言去难为陈赓,反而亲自送他下车跟他告别,临了还送了他块钱。

陈赓出于谨慎起见,在车站里兜了好几圈,等确认没有问题,才跟组织接头。倒不是陈赓信不过钱大钧的为人,实在是事关组织,不得不多加一份小心。

这一次的经历让陈赓终身难忘。后来钱大钧没有选择留在大陆,而陈赓则一直到解放后还惦记着这块的事,感慨万千,钱大钧如果能识时务留在大陆,本是可以成为莫逆之交的人。

年,陈赓夫妇和周恩来夫妇

说起钱大钧对陈赓的警告,真是造化弄人,没过多久,陈赓还真被蒋介石抓住了。

年3月,正在上海领导特科的陈赓,由于叛徒的出卖,在某剧院看戏的时候被国民党逮捕。国民党的喽喽们一看抓到了大鱼,手舞足蹈的直接就上报给蒋介石。

蒋介石一听陈赓被抓了,喜不胜收,马上亲自来见陈赓。蒋介石虽然也知道不太可能,但始终抱着一丝希望,希望陈赓能加入国民党来帮他。

蒋介石来到关押陈赓的地方,看到陈赓消瘦的身形:陈赓啊,你瘦了不少嘛!

校长曾经教诲,瘦吾身而肥天下。学生只不过是在实践校长的教诲罢了。

陈赓也不客气,面对蒋介石他并不害怕,毕竟是已经看开生死的人了。

蒋介石见嘘寒问暖没有讨到任何好处,也就开门见山了,他希望陈赓可以写个认错书,只要写了,就既往不咎,不仅没有性命之虞,他还会给陈赓分配一个美差。

陈赓想都没想,道不同不相为谋,当场就拒绝了。

蒋介石一看着实没有办法,便悻悻的离开了。

我们不知道蒋介石有没有起过杀心,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动陈赓,只是一直关押着。蒋介石很矛盾,对陈赓杀也不是,放也不是。

年国庆,李克农、陈赓、刘亚楼在天安门城楼

一来陈赓曾经救过他,蒋介石也许心存感激;二来这件事已经世人皆知,要是杀了陈赓,舆论势必对他领袖光环有所影响。三来陈赓确实是个不世之材,而且在蒋介石所倚仗的黄埔学员中,有着相当的威望。

而放了陈赓,那是更不可能的,且不说陈赓是中共这边的高级领导,放虎归山对国民党极其不利,光是落个徇私的名声,蒋介石也是没法交代的。

总之,蒋介石抓了陈赓这一共党高级将领,反倒像接了个烫手山芋,左右为难。万幸的是,两个月后,由于看管的疏忽,陈赓成功的逃脱了,这给蒋介石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坊间传言,其实这是蒋介石暗中下了命令,他暗示监管人员放松对陈赓的看管,让一直等待时机的营救人员有机可乘将陈赓救走。

陈赓和妻子傅涯,儿子陈知建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将军的传奇并没有结束。他还先后支援了越南抗法战争、参加了 ,为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战场上退下来后,陈赓将军深知科技对战争的影响。先进的科技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的伤亡,提高己方的战略威慑,从而达到避战少战不怕战的目的。

左起:李克农、张爱萍、邓颖超、陈赓、刘亚楼

为此,他提议组建军事科技院校,并亲自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从筹备、建设、师资以及招生等整个流程,并亲任第一任院长。

归国不久的钱学森曾经评价到,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如此一流的军事工程学院,放眼整个世界,也是一个奇迹。

年,当陈赓将军被授衔为十大将军、而没有入列十大元帅之时,有人替他鸣不平。但当时已经担任哈军工院长的陈赓却丝毫不在意,对他来说,这些都已经是过往旧事。

他的眼里只有那一片新的战场,他要在军工工程和科技界为国家打好坚实的基础,绝不能让落后挨打的事情再度降临在中国人民的身上。

为此,陈赓将军在这片新的赛道上不辞辛劳,呕呕心沥血。但天有不测风云,年,陈赓将军突然被查出心肌梗塞,这是一种和过度劳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病,必须好好修养。但陈赓将军仍然坚持带病工作。很多事情不是他去办,他便放心不下。

年,在辛劳中,陈赓将军的病情突然恶化,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国家紧急免去他的职务,医院休养。

即便如此,陈赓将军担心自己时日无多,他想把自己的毕生经验总结一下,希望能对新中国年轻一代的将领们有所启迪。

然而,预计六大章的这一部军事巨作,陈赓将军仅仅才完成序言部分,便于年的三月,因为大面积心梗发作,突然医院中。时年,陈赓将军年仅58岁,带着没能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的遗憾,成为了我国第一个逝世的开国大将军。

陈毅元帅曾这样评价陈赓将军:“陈赓像一块玻璃,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

透过这块玻璃,我们能看的最清楚最透明的就是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1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