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心肌缺血性坏死,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护理措施
1、入院后应住监护室,并尽可能住单间,保持情绪稳定
2、立即缓解疼痛、给予吗啡等药物止痛,同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
是呼吸情况
3、绝对卧床休息一周,护士或家属协助一切日常活动,尽量减少患者的体力
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
4、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5-7天,发生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
早搏和室颤应立即报告,及时除颤:发生心脏停搏,应立即心肺复苏并迅速报告
5、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1/min),以改善心肌缺氧及提高血氧含量。
6、准确记录出入量,如量不足或过多,尿量30m/h,应及时通知医生
7、前三日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低盐(2g/d)低脂
饮食,且应少食多餐,禁止摄取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心脏负担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心搏出量减少—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有关。
3、体温过高—与心梗后吸收热有关
4、潜在并发症:猝死—与心脏破裂或心律失常等有关。
5、自理能力缺陷—与医嘱限制活动、长期输液或疼痛有关,
6、焦虑—与缺乏心梗的相关知识及担心预后有关
7、知识缺乏—与特定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fz/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