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总有两面性,药物也是一样。积极的一面是可以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消极的一面则是存在副作用,会引发其他不适症状。医生在用药时,会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事实上,通过一些医学手段,副作用造成的危害通常比不进行治疗要轻微得多。总之,在治疗中,遵医嘱比听熟人,要靠谱得多。
阿司匹林副作用太大,还不如不吃
68岁的张大爷在和老伴晨练时突然胸痛不已,晕倒在地,情况十分紧急。幸运的是,因抢救及时,张大爷最终脱离了危险,并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醒来后的张大爷心有余悸,说起自己的发病原因,张大爷后悔不已。原来,张大爷曾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实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院后需遵医嘱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一次晨间锻炼,张大爷无意间和老友王大爷提起了此事,谁知王大爷竟然将张大爷狠狠训斥了一顿。让张大爷回去好好看看说明书,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张大爷的胃那是抽抽地疼。原来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那么多,其中一项便是导致胃肠道出血。
看完说明书的张大爷便立即擅自停止了阿司匹林的服用,无论老伴怎么劝说都不听,张大爷心里想着:副作用那么大,别好好的吃出个胃出血,太得不偿失了。
谁知,停药一周后就发生了上面的惊险一幕,张大爷的急性心肌梗死又复发了。
专家点评:药物都有副作用,服药请权衡利弊
为什么停用阿司匹林,就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呢?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大家对其药理作用理解不够透彻。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是,突然停药容易使血小板活性在短时间内“反跳性”加强,好比被禁锢的山洪突然失去堤坝束缚,血栓风险也随之陡增。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抗栓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
在我国,虽然大部分老年人都有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意识,但是面对大肆鼓吹的副作用的一些所谓的“保健宣传”,很多人望而却步,不遵医嘱,擅自停用阿司匹林,造成严重后果。
专家建议:心肌梗死既往史患者需长期服用
对于仅是血压偏高、不合并其他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建议请专业医生就诊评估血栓风险,如果比较低的,阿司匹林可以不吃;但若伴有抽烟、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医生充分评估后,认为血栓风险远大于出血风险时,一般都会建议您服用阿司匹林的。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既往有过心脏支架、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经历的患者,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无禁忌症,应该长期坚持服用。
文/南宸
指导专家/周伟君
上海交通大医院内科急诊病房主任
本文刊自《康复·健康家庭》年5月刊,欲知更多内容,敬请北京中科医院几级著名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hongrui.net/xjgqz/2853.html